武昌縣與晝公兼寄邑宰

小一何人識,騰騰天地間。 尋常如一鶴,亦不愛青山。 鐵鉢年多赤,麻衣帶毳斑。 祗聞尋五柳,時到月中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一:這裏指作者自己,貫休自稱。
  • 騰騰:形容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樣子。
  • 尋常:平常,普通。
  • 鐵鉢:僧人用來盛食物的鐵製器皿。
  • 麻衣:指僧人的衣服,通常用麻布製成。
  • 毳斑:指麻衣上的磨損痕跡,毳(cuì)指細毛,這裏指衣服磨損的痕跡。
  • 五柳:指陶淵明,因其宅邊有五棵柳樹,故稱五柳先生。

翻譯

我這個無名小卒,有誰能夠識得, 在這廣闊的天地間自由自在地生活。 我像一隻普通的鶴,並不愛戀青山, 我的鐵鉢因年久已經泛紅,麻衣上帶着磨損的斑痕。 我只聽說要去尋找五柳先生, 有時會在月圓之夜回到這裏。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貫休超然物外、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詩中,「小一何人識」自嘲地表明瞭自己的無名,而「騰騰天地間」則描繪了他自由自在的生活狀態。通過「尋常如一鶴,亦不愛青山」,貫休表達了自己對世俗的不屑,寧願像一隻普通的鶴,也不願被名利所累。後兩句則透露出他對陶淵明式的隱居生活的嚮往,以及對自然美景的欣賞。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貫休淡泊名利、追求心靈自由的高潔情懷。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