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似聖悲增道不窮,憂民憂國契堯聰。 兩髯有雪丹霄外,萬里無塵一望中。 南照微明連莽蒼,峨嵋擁秀接崆峒。 林僧歲月知何幸,還似支公見謝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似聖:像聖人一樣。
  • 悲增道不窮:悲憫之情深長,道理無窮。
  • 憂民憂國:關心民衆,關心國家。
  • 契堯聰:與堯的智慧相契合。
  • 兩髯有雪:兩頰的鬍鬚已經斑白。
  • 丹霄:天空。
  • 萬里無塵:形容視野開闊,沒有塵埃。
  • 一望中:一眼望去。
  • 南照微明:南方的陽光微弱明亮。
  • 連莽蒼:與蒼茫的大地相連。
  • 峨嵋擁秀:峨眉山環繞着秀麗。
  • 接崆峒:與崆峒山相連。
  • 林僧:山林中的僧人。
  • 歲月知何幸:不知歲月中有何幸運。
  • 還似支公見謝公:像支遁見到謝安一樣。

翻譯

像聖人一樣,他的悲憫之情深長,道理無窮,他的心與堯的智慧相契合,憂國憂民。他的兩頰鬍鬚已經斑白,站在丹霄之外,萬里之內無塵埃,一眼望去,視野開闊。南方的陽光微弱明亮,與蒼茫的大地相連,峨眉山環繞着秀麗,與崆峒山相連。山林中的僧人不知歲月中有何幸運,就像支遁見到謝安一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高僧的形象,他像聖人一樣悲憫深長,憂國憂民,智慧與堯相契合。詩中通過「兩髯有雪」、「萬里無塵」等意象,展現了他的高潔與超脫。後兩句以山林僧人的視角,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以及對歷史名人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高僧的敬仰之情。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