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

· 黃滔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 流年五十後,日日侵皓首。 非通非介人,誰論四十九。 賢哉蘧伯玉,清風獨不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流年:指光陰,年華。
  • :逐漸。
  • 皓首:白頭,指年老。
  • 非通非介人:既不是通達之人,也不是耿介之士。
  • 蘧伯玉:春秋時期衛國的大夫,以賢德著稱。
  • 不朽:永存,不會磨滅。

翻譯

在五十歲之前,每天都是青春年少的模樣。 過了五十歲之後,日子一天天讓頭髮變白。 我既不是通達之人,也不是耿介之士,誰會在意四十九歲這個年紀呢? 但賢德的蘧伯玉,他的清風高節卻永遠不朽。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五十歲前後的生活狀態,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中,「流年」二字巧妙地概括了時間的無情,而「侵皓首」則形象地描繪了歲月的痕跡。後兩句通過對蘧伯玉的讚美,寄託了詩人對高尚品德的嚮往和追求。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價值的深刻思考。

黃滔

黃滔

唐莆田人,字文江。昭宗乾寧進士。光化中除四門博士,尋遷監察御史裏行,充威武軍節度推官。工詩文。有集,又編有《泉山秀句集》。 ► 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