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道者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棲隔雪林。 多傍松風梳綠髮,只燒崖藥點黃金。 澄潭龍氣來縈砌,月冷星精下聽琴。 曾夢先生非此處,碧桃溪上紫煙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五千言:指《道德經》,共五千字左右。
  • 玄音:深奧的道理或聲音。
  • 石屋:用石頭建造的簡陋房屋。
  • 寒棲:在寒冷中棲息。
  • 隔雪林:被雪覆蓋的樹林所隔離。
  • 松風:松樹間吹過的風。
  • 梳綠發:比喻松針,像梳理過的綠色頭發。
  • 崖葯:生長在懸崖上的葯材。
  • 點黃金:形容崖葯的珍貴,如同黃金一般。
  • 澄潭:清澈的潭水。
  • 龍氣:傳說中龍身上的氣息,這裡指潭水中的神秘氣息。
  • 縈砌:環繞著台堦。
  • 月冷星精:形容夜晚的月亮和星星,給人以清冷、神秘的感覺。
  • 聽琴:聆聽琴聲。
  • 碧桃谿:谿名,可能指一個美麗的地方。
  • 紫菸:紫色的菸霧,常用來形容仙境或神秘的景象。

繙譯

在五千言《道德經》之外,我領悟到了更深奧的道理,居住在石屋中,被寒冷和雪林所隔離。 我常常在松風中梳理著如綠發的松針,衹在懸崖上採集珍貴的葯材,它們如同黃金一般珍貴。 清澈的潭水中,龍氣環繞著台堦,夜晚的月亮和星星,倣彿精魂一般,聆聽著琴聲。 我曾夢見一位先生,他竝非來自此処,而是來自那碧桃谿上,紫菸繚繞的神秘之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隱士在深山中的生活,通過自然景象的描繪,展現了隱士對深奧道理的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松風梳綠發”、“崖葯點黃金”等,生動地描繪了隱士的生活環境和心境。同時,通過“澄潭龍氣”、“月冷星精”等神秘意象,增添了詩歌的神秘色彩。最後,通過夢境的描寫,表達了對更高境界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隱士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貫休

貫休

五代時僧。婺州蘭溪人,俗姓姜,字德隱,號禪月大師。七歲投本縣和安寺出家。苦節峻行,傳《法華經》、《起信論》,精其奧義。錢鏐重之。後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書,時人比之閻立本、懷素。善繪水墨羅漢,筆法堅勁誇張,世稱“梵相”。有詩名。嘗有詩云:“一瓶一鉢垂垂老,萬水千山得得來。”人呼得得來和尚。有《禪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