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蒿(péng hāo):指雜草叢生的地方,比喻簡陋的居所。
- 羅雀:指用網捕捉鳥雀,比喻居所冷清無人。
- 翩翩:形容舉止灑脫,風度優雅。
- 索居:獨居,隱居。
- 騎牛非入石:比喻行爲古怪,不合常理。
- 彈鋏(tán jiá):彈劍,古代的一種樂器,這裏指彈奏樂器。
- 歌魚:指唱歌,魚在古代詩詞中常用來比喻歌聲。
- 黃鳥:黃鶯,常用來象徵春天的美好。
- 場苗:田間的禾苗。
- 縶白駒(zhí bái jū):用繩索拴住白馬,比喻留住客人。
- 淹留:停留,逗留。
- 晤對:面對面交談。
- 香爐:焚香的器具。
- 茗椀(míng wǎn):茶碗,指品茶。
- 一牀書:滿牀的書籍,形容學問淵博。
翻譯
我的居所雖是雜草叢生,冷清無人,但有客人優雅地來訪,詢問我的隱居生活。我笑着說,你的行爲古怪,不合常理,就像騎牛而非入石,又像彈奏樂器卻不唱歌。我們且帶着酒,一起聆聽黃鶯的歌聲,隨意吟詠田間的禾苗,留住白馬般的客人。整天留在這裏,悠閒地面對面交談,香爐中焚香,茶碗裏品茶,牀邊堆滿了書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隱居生活的寧靜與雅緻,以及與友人相聚的愉悅。詩中運用了許多生動的比喻和典故,如「蓬蒿羅雀」形容居所的簡陋,「騎牛非入石」和「彈鋏不歌魚」則巧妙地描繪了友人的古怪與不羈。後兩句則通過「聽黃鳥」、「縶白駒」等意象,展現了與友人共度的美好時光,以及對學問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滿足和對友情的珍視。
張萱的其他作品
- 《 喜長安解嚴次杜少陵洗兵馬韻 》 —— [ 明 ] 張萱
- 《 李自得過訪小園留酌以四詩見贈用來韻賦謝 》 —— [ 明 ] 張萱
- 《 寄潮州陸仰泉太守 》 —— [ 明 ] 張萱
- 《 韓寅仲獲雋鄉書誌喜兼贈北上 》 —— [ 明 ] 張萱
- 《 題自寫木石障子 》 —— [ 明 ] 張萱
- 《 鄭臺擢涖郡昭州便道枉駕賦此謝別 》 —— [ 明 ] 張萱
- 《 題蘭萱石供圖壽朱太史元價母夫人七十 》 —— [ 明 ] 張萱
- 《 癸亥榕溪燈夕謠 》 —— [ 明 ] 張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