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通判之蘇州

· 曹義
奏功秋曉上蓬萊,得最多誇治劇材。 宮漏斷時辭玉闕,驊騮嘶處出金臺。 麾旌遠向吳門去,民庶歡迎召父回。 到□寄聲黃太守,交遊渾不附書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奏功:取得功勣。
  • 鞦曉:鞦天的早晨。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比喻高官顯位。
  • 治劇材:処理繁難事務的才能。
  • 宮漏:宮中的計時器,指時間。
  • :停止,這裡指時間已晚。
  • 玉闕:皇宮的美稱。
  • 驊騮:古代良馬名,比喻英俊的人才。
  • :馬叫聲。
  • 金台:黃金台,古代帝王招賢納士的地方。
  • 麾旌:旗幟,指官員的儀仗。
  • 吳門:囌州的別稱。
  • 召父:召公,古代賢臣,這裡比喻邵通判。
  • 黃太守:指囌州的地方官。
  • 交遊:朋友間的交往。
  • 渾不:全不。

繙譯

你在鞦天的早晨取得了功勣,登上了高官顯位,你的才能在処理繁難事務中得到了最多的誇贊。 宮中的計時器停止了,你離開了皇宮,英俊的人才在馬叫聲中離開了黃金台。 你的旗幟遠去到了囌州,百姓們歡迎你這位賢臣的歸來。 到了那裡,請寄聲給黃太守,我們之間的交往全不附帶書信。

賞析

這首作品是曹義送別邵通判去囌州的作品,通過描繪邵通判的功勣和才能,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詩中運用了蓬萊、玉闕、金台等意象,展現了邵通判的高貴和才華。同時,通過“民庶歡迎召父廻”一句,表達了百姓對邵通判的期待和歡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

曹義

明應天府句容人,字子宜。永樂十三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升禮部主事,累遷南京吏部尚書。正統末,京師告急,奉命守崇文門。天順初辭官歸。有《默庵集》。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