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石鑑上人

雪裏僧歸欲暮天,黃茆空見幾家煙。 寒花自發冬深樹,廢隴難耕亂後田。 馬鬣何年封斷碣,佛燈無路點重泉。 傷心寸草蕭蕭日,未報春暉但闇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黃茆(huáng máo):古代指黃色的茅草。
  • 廢隴(fèi lǒng):廢棄的田地。
  • 馬鬣(mǎ lì):馬的鬃毛。
  • (jié):古代指石碑。
  • 佛燈(fó dēng):佛前的燈。
  • 重泉(chóng quán):古代指泉水涌出的地方。

翻譯

雪中僧人在傍晚時分歸來,在白雪覆蓋的地面上,只能看到幾家冒着黃茆炊煙的房屋。 寒冬裏,寂靜的樹上自發地開出寒花,廢棄的田野難以再耕種。 不知何時,馬的鬃毛已經封住了石碑,佛前的燈火再也無法照亮重泉處的路途。 心情悲傷,寸草在蕭瑟的日子裏默默無言,春光未報,只是默默地存在。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僧人在雪中歸來的場景,通過描述冬日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寒冷的冬天和荒涼的景象,表現出一種深沉的憂傷和孤寂之感,同時也透露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整體氛圍幽寂淒涼,給人一種靜謐而深沉的感覺。

何鞏道

明末清初廣東香山人,字皇圖。明諸生。入清不仕。詩多故國之思。有《樾巢稿》。 ► 4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