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登南樓

· 陳杰
縹渺層巒出畫闌,半空長鎖白雲閒。 一弓斜摺蜀江水,八字平分漢渚山。 眼入中原鴻去迥,手摩華表鶴飛還。 好天誰遣成南北,遺限悠悠落照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縹渺(piāo miǎo):形容山巒隱約可見,若有若無的樣子。
  • 層巒:重疊的山巒。
  • 長鎖:長時間地鎖住,這裏形容白雲似乎被山巒永久地固定。
  • (xián):同「閒」,空閒,這裏指白雲悠閒地飄浮。
  • 一弓:形容江水的彎曲如弓。
  • 斜摺(zhé):斜着摺疊,這裏形容江水彎曲的樣子。
  • 蜀江:指四川的江水。
  • 八字:形容山脈的形狀像「八」字。
  • 漢渚(zhǔ):漢水的岸邊。
  • 中原:指中國的中心地帶,即黃河中下游地區。
  • 鴻去迥(jiǒng):鴻雁飛去,形容遠望的景象。
  • 華表:古代宮殿、陵墓等大型建築物前面做裝飾用的巨大石柱。
  • 鶴飛還:鶴飛回來,這裏可能指作者想象中的景象。
  • 遺限:留下的界限,這裏指天際線的限制。
  • 落照:夕陽的餘暉。

翻譯

隱約可見的重疊山巒從畫欄外顯現,半空中白雲似乎被山巒永久地固定,悠閒地飄浮。江水彎曲如弓,斜着摺疊,將蜀江的水流形狀描繪出來,山脈形狀像「八」字,平分了漢水的岸邊山巒。遠望中原,鴻雁飛去,景象遙遠,手撫華表,想象中的鶴飛回來。美好的天空爲何要分成南北,留下界限,讓夕陽的餘暉悠悠地落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遠眺的壯闊景象,通過「縹渺層巒」、「半空長鎖白雲」等意象,展現了山水的遼闊與深遠。詩中「一弓斜摺蜀江水,八字平分漢渚山」巧妙地運用比喻,形象地勾勒出江水的曲折與山脈的分佈。結尾的「好天誰遣成南北,遺限悠悠落照間」則抒發了對自然界限的感慨,以及對美好時光流逝的無奈。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讚歎與對人生境遇的思索。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