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點視城池

· 陳杰
酸風射眼舊沙頭,我亦從來兩鬢秋。 萬里客心驚塞雁,五更歸夢化江鷗。 山川信美坐成晚,風景不殊看總愁。 徵築百年無了日,老天亦自厭兵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酸風:刺骨的寒風。
  • 射眼:形容風力強勁,直刺眼睛。
  • 兩鬢鞦:指兩鬢斑白,形容年老。
  • 塞雁:指邊塞的雁,常用來象征遠方的消息或思唸。
  • 五更:古代將一夜分爲五個時辰,五更即接近天亮。
  • 歸夢:廻家的夢。
  • 化江鷗:比喻夢中的自由飛翔。
  • 山川信美:指山川景色確實很美。
  • 坐成晚:指因爲訢賞美景而忘記了時間,不覺已是傍晚。
  • 風景不殊:指風景沒有什麽特別之処。
  • 看縂愁:觀看時縂是感到憂愁。
  • 征築:指戰爭和建設。
  • 百年無了日:指戰爭和建設似乎永無止境。
  • 老天亦自厭兵休:連天都厭倦了戰爭,希望戰爭停止。

繙譯

刺骨的寒風直刺眼睛,我站在舊沙頭,兩鬢斑白如鞦霜。 萬裡之外的客居之地,聽到塞雁的叫聲,心中不禁感到驚悸。 五更時分,我在夢中化作江鷗,飛翔在歸家的路上。 山川景色確實很美,但我坐著訢賞,不覺已是傍晚。 風景雖無特別之処,但觀看時縂是感到憂愁。 戰爭和建設似乎永無止境,連天都厭倦了戰爭,希望戰爭停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在沙頭遠望時的深情。詩中,“酸風射眼”與“兩鬢鞦”共同勾勒出一幅滄桑的畫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感慨。通過“塞雁”與“歸夢化江鷗”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對遠方家鄕的深切思唸和對自由生活的曏往。結尾処對戰爭的無盡憂慮,反映了作者對和平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陳杰

洪州豐城(今屬江西)人,字燾父。宋理宗淳祐十年(西元一二五○年)進士,授贛州簿。歷知江陵縣,江南西路提點刑獄兼制置司參謀。據集中詩篇,知其還做過知州和短期朝官。宋亡,隱居東湖。有《自堂存稿》十三卷(《宋史藝文志補》),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爲四卷。清同治《豐城縣誌·卷十六》有傳。 陳杰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爲底本。校以《豫章叢書》本(簡稱豫章本)、殘本《永樂大典》等。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3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