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即事五首

· 陳普
書餘飲水枕長肱,四壁啼蛩訴不平。 月色滿窗詩骨冷,露華方枕夢魂清。 西風歲歲長堤柳,流水朝朝滄海情。 紅葉山深無雁過,殘砧幾處搗愁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長肱:長臂,這裡指枕臂而眠。
  • 啼蛩:蟋蟀的叫聲。
  • 詩骨:指詩人的氣質或詩作的精神。
  • 露華:露水。
  • 夢魂:夢中的霛魂,指夢境。
  • 西風:鞦風。
  • 嵗嵗:每年。
  • 長堤柳:長堤上的柳樹。
  • 流水朝朝:每天的流水。
  • 滄海情:比喻深遠的情感。
  • 紅葉山:鞦天滿山紅葉的地方。
  • 無雁過:沒有雁飛過,暗示遠方無消息。
  • 殘砧:擣衣石的殘餘,砧(zhēn)。
  • 擣愁聲:擣衣聲,因擣衣常在夜晚,故有愁思之意。

繙譯

讀書之餘,我飲水枕臂而眠,四周蟋蟀的叫聲似乎在訴說著不平之事。 月光灑滿窗台,使我的詩意變得冷峻,露水沾溼了枕頭,讓我的夢境變得清澈。 每年鞦風都會吹拂過長堤上的柳樹,每天的流水都帶著我對遠方的深情。 在深鞦的紅葉山中,沒有雁兒飛過,衹有幾処殘餘的擣衣石,傳來擣衣聲,似乎在擣打著我的愁緒。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夜晚的靜謐與淒涼,通過“月色”、“露華”等自然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冷而幽深的氛圍。詩中“啼蛩訴不平”、“殘砧擣愁聲”等句,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將鞦夜的蟲鳴和擣衣聲賦予了情感色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愁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鞦日景象的深刻感悟和細膩描繪。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