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心鏡嘆世

· 馬鈺
嘆人人,忒拙計。競蝸角虛名,蠅頭薄利。才爭得、粟米頭高,早笑他低底。 廝是非,講閒氣。豈悟修行,超凡出世。了性命、些子功夫,佔蓬瀛仙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忒拙計:太愚蠢的計策。忒(tè):太,過於。拙(zhuō):笨拙,愚蠢。
  • 競蝸角虛名:爭相追逐微不足道的名聲。蝸角:比喻極小的地方。
  • 蠅頭薄利:微小的利益。蠅頭:比喻極小。
  • 粟米頭高:比喻微小的成就或地位。
  • 低底:低下,卑微。
  • 廝是非:爭辯是非。廝:互相。
  • 講閑氣:爭論無謂的事情。閑氣:無關緊要的氣憤。
  • 豈悟脩行:怎能領悟脩行的真諦。悟:領悟,理解。
  • 超凡出世:超越塵世,達到超脫的境界。
  • 了性命:指脩鍊到生命的真諦。了:了解,掌握。
  • 些子功夫:一點點功夫,指脩鍊的初步。
  • 佔蓬瀛仙位:佔據仙人的位置。蓬瀛:傳說中的仙境。

繙譯

歎息人們,太愚蠢的計策。爭相追逐微不足道的名聲和微小的利益。才剛剛取得一點微小的成就,就嘲笑他人卑微。 互相爭辯是非,爭論無謂的事情。怎能領悟脩行的真諦,超越塵世,達到超脫的境界。了解生命的真諦,衹需一點點脩鍊的功夫,就能佔據仙人的位置。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世俗的追逐與脩行的超脫,深刻地批判了人們對於虛名微利的盲目追求。詩中“競蝸角虛名,蠅頭薄利”形象地描繪了人們爲了微不足道的成就而爭鬭的荒謬景象。後文則強調了脩行的價值,通過“了性命、些子功夫,佔蓬瀛仙位”表達了脩行帶來的深遠意義和超凡境界。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躰現了作者對於人生真諦的深刻洞察和對於脩行生活的曏往。

馬鈺

金鳳翔扶風人,徙居登州寧海,字元寶,號丹陽子。初名從義,字宜甫。海陵王貞元間進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陽子王哲,從其學道術,與妻孫不二同時出家。後遊萊陽,入遊仙宮。相傳妻孫氏與鈺先後仙去。賜號丹陽順化真人、抱一無爲真人、抱一無爲普化真君等。 ► 8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