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丘二詠

· 蘇轍
旱湖堤上柳空多,倚岸輕舟奈汝何。 秋雨連渠添積潤,春風吹凍忽生波。 蟲魚便爾來無數,鳧雁猶疑未肯過。 持詫錢塘應笑我,坳中浮芥兩幺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1. 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古代又稱陳州。
  2. 奈汝何:對你怎麽辦呢。
  3. :這裡指湖。
  4. 積潤:長時間的雨水浸潤。
  5. 鳧(fú)雁:野鴨與大雁。
  6. 持詫:拿……來詫(驚訝)。
  7. 錢塘:指錢塘江,這裡以之代指波瀾壯濶的大江大湖。
  8. 坳(ào):低凹的地方。
  9. 幺(yāo)麽:微小的意思。

繙譯

旱湖堤岸上的柳樹徒然衆多,靠著岸邊的輕舟不知如何是好。 鞦雨連續不斷,使湖水增添了不少溼潤,春風吹拂著解凍的湖麪,忽然泛起了水波。 蟲魚就這樣紛紛而來,數量無數,野鴨和大雁似乎還在懷疑,不肯輕易飛過。 我驚訝於這小小的旱湖,倘若拿它與錢塘相比,錢塘應該會笑話我吧,這坳中的浮芥是多麽微小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旱湖的景色以及作者的感受。詩的首聯通過堤上的柳多與岸邊輕舟的無奈,展現出旱湖的一種蕭索景象。頷聯描寫鞦雨增添湖水的溼潤,春風使湖麪解凍生波,給旱湖帶來了一些生機。頸聯寫蟲魚的到來和鳧雁的猶豫,進一步烘托出旱湖的生態。尾聯作者將旱湖與錢塘江對比,突出旱湖的渺小,也反映出作者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和思考。整首詩意境清新,語言自然,通過對旱湖的細致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對人生的某種感慨。

蘇轍

蘇轍

蘇轍,字子由,一字同叔,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蘇軾稱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嘆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詩傳》、《春秋傳》、《欒城集》等行於世。 ► 18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