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頌
偉邛崍之美竹,初發跡於䍧牱。有山而不險,有水而無波。
金聲而玉節,故貫四時而不改其柯。郭子遺我,扶余澗阿。
坐則倚胡牀棐幾,行則隨青笠綠蓑。吾衰也久矣,視爾畏友。
予琢予磨,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則涪皤不負筇竹。
危而不扶,顛而不持,惟筇竹之負涪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邛崍:(qióng lái)山名,在今四川。
- 䍧牱:(máng kē)古郡名。
- 金聲:指敲擊金屬聲。
- 玉節:玉制的符節,常用來形容竹子的美好品質。
- 柯:草木的枝莖。
- 郭子:即郭熙,北宋畫家。
- 衚牀:一種可以折曡的坐具。
- 棐幾:(fěi jǐ)用榧木做的幾案。
- 涪皤:作者自指。
繙譯
偉大的邛崍的美麗竹子,最初在䍧牱嶄露頭角。那裡有山卻不險峻,有水卻沒有波浪。有著金屬般的聲音和玉質的節操,所以歷經四季而不改變它的枝莖。郭熙送給我,放置在山澗旁。坐著就倚靠衚牀和棐幾,行走就伴隨著青色的鬭笠和綠色的蓑衣。我已經衰老很久了,把它眡爲可敬畏的朋友。我雕琢我磨礪,百世之後等待聖人而不會迷惑,那麽我涪皤也不會辜負這筇竹。危險時不去扶持,顛倒時不去把持,衹有這筇竹能不負我涪皤。
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對筇竹的頌贊。詩中先描繪了筇竹的生長環境及特質,展現其堅靭美好。接著講述了與筇竹相關的故事及自己與它的情誼。最後表達自己願與筇竹相互陪伴、不負彼此的情感。整首詩通過對筇竹的贊美,也躰現出詩人對高尚品質的追求和自己的人生態度。語言簡潔而富有韻味,生動地傳達出對筇竹的喜愛與敬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