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李亮功戴嵩牛圖

韓生畫肥馬,立仗有輝光。 戴老作瘦牛,平生千頃荒。 觳觫告主人,實已盡筋力。 乞我一牧童,林間聽橫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觳觫(hú sù):恐懼顫抖的樣子。

繙譯

  • 韓乾畫的肥馬,站立在天子的儀仗中有著光煇。戴嵩畫的瘦牛,一生經歷過千頃的荒野。那瘦牛恐懼顫抖地告訴主人,自己實際上已經用盡了力氣。祈求給我一個牧童,讓他在樹林間聆聽橫笛之音。

賞析

  • 這首詩描述了兩幅不同畫家所畫的不同對象,韓生(韓乾)畫的肥馬和戴老(戴嵩)畫的瘦牛形成鮮明對比。肥馬在儀仗中光煇耀眼,而瘦牛卻在荒野中歷經滄桑。詩中通過“觳觫告主人”展現出瘦牛的疲憊與艱難。最後表達想要一個牧童在林間吹笛這樣一種悠然的情境,增添了一份閑適的意境。整首詩通過簡短的語句生動地描繪了不同畫麪,以及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氛圍。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