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慎思寺丞太康傳舍相逢並寄扶溝程太丞尉氏孫著作二十韻

扶亭大夫伯淳父,平生執鞭所欣慕。 蚤年學問多東南,形阻江山想神遇。 阮籍臺邊有一人,愛嘆非爲婚姻故。 民言令君明且清,玉壺寒冰不受污。 我從王事驅傳馬,落日東走駭麇兔。 問知鄰境欲過之,簡書有程嚴寸步。 胸懷作惡無處說,天氣昏昏月含霧。 故人如從空中落,逼耳好鳥鳴韶濩。 野桃窈窕風剪拂,官柳低昂春燠煦。 政由人好景亦好,燒燭續書笑言聚。 同懷兩賢孤此樂,無物可寫心傾傃。 鄧侯詩成錦繡段,浣花屑玉邀我賦。 今年病起疏酒杯,醉鄉荊棘歸無路。 詩窮淨欲四壁立,奈何可當杜武庫。 不似灞橋風雪中,半臂騎驢得佳句。 濟時之才吾豈敢,樗櫟初無廊廟具。 上車不落強顏耳,伏食官倉等雞鶩。 只欲苦留公把酒,都畿千里勤督護。 及得歸時穀雨餘,已剪輕衣換袍褲。 春色衰從一片飛,況乃紛紛不知數。
拼音
黃庭堅

黃庭堅

黃庭堅,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爲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爲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祕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並稱爲“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爲“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並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於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