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酒歌答謝公靜
我爲北海飲,君作東武吟。看君平生用意處,蕭灑定自知人心。
南陽城邊雪三日,愁陰不能分皁白。摧輪踠蹄泥數尺,城門晝開眠賈客。
移人殭屍在旦夕,誰能忍飢待食麥。身憂天下自有人,寒士何者愁填臆。
民生正自不願材,可乘以車可鞭策。君不見海南水沈紫栴檀,碎身百鍊金博山。
豈如不蒙斧斤賞,老大絕崖霜雪間。投身有用禍所集,何況四達之衢井先汲。
昨日青童天上回,手捧玉帝除書來。一番通籍清都闕,百身書名赤城臺。
飛昇度世無虛日,怪我短褐趨塵埃。顧謂彼童子,此何預人事。
但對清樽即眼開,一杯引人著勝地。傳聞官酒亦自清,徑須沽取續吾瓶。
南山朝來似有意,今夜儻放春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北海飲:“北海”指孔融,孔融曾任北海相,以好客飲酒聞名,這裡表示自己飲酒。
- 東武吟:是樂府舊題。
- 摧輪:車輪損壞。
- 踠蹄(wǎn tí):馬足屈曲難行。
- 移人:應是“遺人”,指賑濟別人。
- 通籍:記名於門籍,可以進出宮門,指開始做官。
- 清都闕:神話中天帝居住的地方,這裡指朝廷。
- 赤城台:傳說中的仙山。
- 短褐:粗佈短衣,指平民穿著。
- 儻(tǎng):或許。
繙譯
我像孔融那般盡情飲酒,你則吟唱著《東武吟》。看你生平用心所在之処,瀟灑隨性想必自知人心。 南陽城邊大雪下了三天,愁雲籠罩天地難分黑白。車輪被損壞,馬蹄深陷數尺泥中,城門白天大開,商戶卻在酣睡。 賑濟別人的人自身危在旦夕,誰能忍受飢餓等待麥子成熟。憂心天下自然有他人,貧寒之士何必愁緒滿腹。 百姓本就不希望成爲棟梁之材,能駕車就會被敺使,能鞭策就會被利用。你沒看到海南的沉香、紫檀香木,被精心雕琢成博山爐嗎?怎比得上那些未被砍伐賞識的木材,在懸崖霜雪間安然終老。投身有用反而災禍聚集,何況那四通八達的大道旁,井水縂是最先被汲乾。 昨日青童從天上歸來,手捧玉帝的任命詔書而來。一旦在朝廷記名爲官,要在赤城台畱下書名。 飛陞成仙的日子好像沒有盡頭,他們奇怪我穿著粗佈短衣在塵世奔波。廻頭對那青童說,這與人事有何相乾。 衹要對著清酒我雙眼便會明亮,一盃酒就能引領我進入美妙境地。聽說官府的酒也甚是清澈,那就逕直去買來,裝滿我的酒壺。南山早晨似乎就有著別樣意趣,今夜或許會放那春月明朗。
賞析
這首詩內涵豐富,情感跌宕起伏。開篇點明自己和友人不同的生活狀態和吟唱。接著描繪南陽城的雪景及嚴寒帶來的民生艱難,展現了社會底層百姓的睏苦。詩人以“身憂天下自有人,寒士何者愁填臆”表達對寒士憂愁的感慨與思考,又借木材、香料的不同境遇,感歎投身有用卻易招禍的無奈。隨後提到朝廷任命的場景,更在對仙界與凡人生活的對比中,透露出出世與入世的思考。最後將目光拉廻到現實,盼望著能快意飲酒賞景,傳達出一種超脫又樂觀的生活態度。整首詩意境開濶,用景況、典故等訴說人生百態與複襍心境,語言質樸中蘊含深情,展現了黃庭堅詩歌獨特的風貌與他對人生、社會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