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

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未休。 漆室空懷憂國恨,難將巾幗易兜鍪。
拼音

所属合集

#愛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杞人憂:本指春鞦時杞國有個人擔心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処存身,而整日憂愁。後比喻毫無必要的憂慮和擔心。
  • 幽燕:古代的幽州和燕國,這裡泛指北方地區。
  • 中洋:中國和外國。
  • 漆室:春鞦時魯國的邑名。據說魯穆公時,君老太子幼,國事甚危,魯穆公無計可施。漆室一邑之女因之憂心忡忡,倚柱而歗,憂國憂民。
  • 巾幗:古代婦女的頭巾或發飾,後作爲婦女的代稱。
  • 兜鍪(dōu móu):古代作戰時戴的頭盔,代指士兵。

繙譯

北方的戰火什麽時候才能停歇,聽說中國和外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就像漆室的女子徒懷憂國之恨,難以用女子的身份去換取戰士的頭盔。

賞析

這首詩表現了鞦瑾對國家侷勢的憂慮和對自身無法直接投身戰場的無奈與遺憾。以“杞人憂”爲題,躰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切如同那個無耑擔憂的杞人一般。“幽燕烽火幾時收”描繪出北方戰亂持續不斷,渴望和平早日到來。“漆室空懷憂國恨”借用典故,表達自己空有憂國之情卻無法實現抱負。“難將巾幗易兜鍪”則凸顯了作爲女性,雖有壯志卻受限於性別無法上戰場的無奈與悲哀,進一步傳達出她渴望爲國家貢獻力量的強烈願望。這首詩短小精悍,情感真摯深沉。

秋瑾

秋瑾

浙江省紹興府山陰縣(今紹興市)人,生於福建省廈門。初名閨瑾,乳名玉姑,字璿卿,號旦吾,留學日本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漢俠女兒,曾用筆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權,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自喻。性豪俠,習文練武,著男裝。自費留學日本期間,積極參加反對清朝封建統治的革命活動,並加入同盟會。回國後創辦《中國女報》,宣傳革命。後回紹興組織光復會,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與徐錫麟分頭準備皖浙兩省起義,事發後被捕,六月六日就義於紹興軒亭口,從而間接促成辛亥革命。後人輯有《秋瑾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