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上堯夫先生兼寄伯淳正叔

· 張載
病肺支離恰十春,病深樽俎久埃塵。 人憐舊病新年減,不道新添別病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支離(zhī lí)**:原指分散、殘缺,這裏形容身體衰弱、病弱。
  • 樽俎(zūn zǔ):指酒器和食器,代指飲酒作樂。
  • 埃塵:塵土,這裏表示很久沒有碰過酒器,滿是灰塵,即很久沒有飲酒。

翻譯

我肺病纏身,病弱支離已經恰好十年了,病情沉重,酒杯和食具長久以來都落滿了灰塵(已經很久沒有飲酒作樂)。人們都憐惜我舊的病情在新的一年裏有所減輕,卻不知道又新添了別的更爲深重的病症。

賞析

這首詩是張載寫給邵雍(堯夫先生),同時寄給程顥(伯淳)和程頤(正叔)的作品。整首詩圍繞自己的身體狀況展開。開篇以「病肺支離恰十春」點明自己遭受肺病折磨已長達十年之久,讓人能清晰感受到詩人長期被疾病困擾的痛苦和無奈。「病深樽俎久埃塵」進一步具體描繪身體的病弱,連飲酒之事都長久荒廢,使得詩中所呈現的畫面充滿暮氣與落寞。後兩句則筆鋒一轉,在人們以爲舊病有所減輕的欣慰情境下,筆鋒陡然轉向「新添別病深」,讓情緒從一絲希望轉入更深沉的悲哀,以這種反差深刻地表現出詩人不僅要承受過往舊病的折磨,還有新的病痛來襲的愁苦。通過這種直白又深沉的情感傾訴,詩人不僅表達了自身疾病纏身的痛苦處境,也可能蘊含着對自身命運和治學等方面的感慨,情感質樸而意蘊深厚 。

張載

張載

宋鳳翔郿縣人,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少喜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勸讀《中庸》,乃博覽羣書,而反求之六經。講《易》京師,遇程頤兄弟,以爲不及,於是撤坐輟講,盡棄異學。登仁宗嘉祐二年進士。爲雲巖令。神宗熙寧初爲崇文院校書。尋稱疾屏居南山下,讀書講學。熙寧十年,以呂大防薦知太常禮院,以疾歸,道卒。門人慾諡明誠,後定諡獻。寧宗嘉定中賜諡明公。其學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講學關中,傳其學者稱爲關學。有《正蒙》、《易說》等。 ► 75篇诗文

張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