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義齋

· 張載
小齋新創得新名,大筆標題字勢輕。 養勇所期肩孟子,動心那肯詫齊卿。 川流有本源源聽,月入容光處處明。 此道幾人能彷佛,浪言徒遣俗儒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集義:(jí),聚集。
  • 養勇:培養勇氣。
  • 彷佛:差不多。
  • (chà):驚訝。
  • 徒遣:只是使。

翻譯

小小的書齋新創了名字,用大大的筆題了名字,字勢很輕快。期望培養勇氣能比肩孟子,內心震動怎麼會因齊卿而驚訝。河川流動有源頭,源頭源源不斷地聽着,月亮進入能容納光芒,處處都明亮。這種道理有幾個人能差不多做到,隨便亂說只是讓那些庸俗的儒士吃驚罷了。

賞析

這首詩圍繞「集義齋」展開,先寫書齋的得名和題字,表現出書齋的特別。接着提到培養勇氣要向孟子看齊,不爲外界所動。以河川有源頭、月亮處處明來比喻這種集義之道要追本溯源且影響廣泛。最後指出真正懂得這種道理的人很少,那些誇誇其談的人只能讓俗儒驚訝。全詩體現出作者對集義這種理念的深刻思考和重視,也透露出對真正理解和踐行之人難得的感慨。

張載

張載

宋鳳翔郿縣人,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少喜談兵,至欲結客取洮西地。范仲淹勸讀《中庸》,乃博覽羣書,而反求之六經。講《易》京師,遇程頤兄弟,以爲不及,於是撤坐輟講,盡棄異學。登仁宗嘉祐二年進士。爲雲巖令。神宗熙寧初爲崇文院校書。尋稱疾屏居南山下,讀書講學。熙寧十年,以呂大防薦知太常禮院,以疾歸,道卒。門人慾諡明誠,後定諡獻。寧宗嘉定中賜諡明公。其學以《易》爲宗,以《中庸》爲體,以孔孟爲法。講學關中,傳其學者稱爲關學。有《正蒙》、《易說》等。 ► 75篇诗文

張載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