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 張耒
囂塵屏繁務,幽獨會夙心。 惟時孟春月,微祿歸園林。 下有采微徑,上有知時禽。 終日自嘯歌,寂無鄰里音。 冉冉溪日下,悠悠山靄陰。 興闌下絕巘,新月出遙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囂塵:指紛擾的塵世。囂(xiāo)。
  • 夙心:平素的心意。
  • 微祿:菲薄的俸祿。
  • 知時禽:知曉時節的鳥。
  • 冉冉:漸進,慢慢地。
  • 悠悠:形容悠閒自在。
  • 興闌:興盡。
  • 絕巘:極高的山峯。巘(yǎn)。

翻譯

摒棄塵世那繁多的事務,在幽僻之處與平素的內心相聚會。正是這初春之月,帶着菲薄的俸祿迴歸園林。下面有采摘薇草的小路,上面有知曉時節的鳥禽。整天自己長嘯放歌,寂靜得沒有鄰里的聲音。緩緩的溪流中太陽漸漸落下,悠悠的山間霧氣漸漸陰沉。興盡走下極高的山峯,一彎新月從遙遠的山岑冒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遠離塵世喧囂、迴歸自然的寧靜生活。詩人擺脫繁務,歸園享受孟春之月的美好,在這清幽之境中有小徑、飛鳥相伴。他獨自長嘯放歌,好不愜意。詩中通過「冉冉」「悠悠」等詞營造出一種舒緩而寧靜的氛圍,「興闌下絕巘,新月出遙岑」更是以生動的畫面展現了自然景色的變化,傳達出一種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對這種靜謐生活的喜愛與滿足。整首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清幽,給人以寧靜淡泊之感。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