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朝散惠石本韓幹馬圖馬亡後足

· 張耒
世人怪韓生,畫馬身苦肥。幹寧忍不畫驥骨,當時廄馬君未知。 開元太平國無事,戰馬卷甲飽不騎。玉關橐駝通萬里,長安第宅連諸姨。 笙歌錦繡遍一國,六龍長閒空食粟。霜甜秋草沙苑遊,日暖春波渭川浴。 脽圓腰穩目生光,細尾豐膺毛帖肉。珠鞍玉鐙驕不行,豈有塵埃侵四足。 韓生丹青寫天廄,磊落萬龍無一瘦。豈知車下骨如牆,飢食草根刺傷口。 君家古圖才半身,千里騰驤已有神。回身側顧不無意,剪騣絡頭嗟失真。 君不見太宗戰馬拳腹毛,身騎此馬縛羣豪。龍虎精神金鼓氣,豈有閒地供脂膏。 至今畫圖快胸臆,想見虯鬚親破賊。那知但愛廄中肥,漁陽筋腳蹄如石。 神駒入水隨煙雲,蜀山石路無行人。六驥悲鳴足流血,騎騾遺事一酸辛。
拼音
張耒

張耒

張耒,字文潛,號柯山,祖籍亳州譙縣(安徽亳縣),生於楚州淮陰(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宋著名詩人、文學家。因擔任過起居舍人,人稱張右史,晚年旅居陳州(河南省淮陽),陳州古地名爲宛丘,故又稱宛丘先生,因張耒“儀觀甚偉,魁梧逾常”,人或稱其爲“肥仙”。張耒青年時遊學陳州,得到蘇轍指點,並經蘇轍引薦入蘇軾門下,與黃庭堅、晁補之、秦觀並稱“蘇門四學士”。 ► 22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