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羅職方知秀州

陸雲嘗誇千里蓴,便輕羊酪同埃塵。 君今得郡正千里,已患無羊厭此珍。 乃知南北各所樂,乘舟不如乘馬惡。 水邊不見秦羅敷,縱有西施肌肉薄。 使君事事未稱意,綠水芙蓉定何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陸雲:西晉文學家。
  • 千裡蒓(chún):指吳地風味獨特的蒓菜。古代吳地以千裡湖的蒓菜最爲著名,這裡指代美味佳肴。
  • 羊酪(lào):羊乳制成的食品。
  • 秦羅敷:古代著名美女,常用來指代美女。
  • 西施:春鞦時期越國美女 。
  •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裡指羅職方。

繙譯

陸雲曾經誇贊千裡湖的蒓菜,把羊酪看得如同塵埃一般微不足道。如今你去任職的地方剛好離京城千裡之遙,那裡沒有羊酪來供人享用。由此可知南北地區人們喜愛的東西各不相同,南方人認爲乘船好,不喜歡騎馬;北方人或許相反。在江南水邊再也見不到像秦羅敷那樣的美貌女子了,就算偶爾有像西施一樣的美女,我想那也是肌膚不夠豐腴。羅大人你此次赴任或許諸事難以稱心意,但秀州那綠水之中盛開的芙蓉花到底是怎樣的美景呢。

賞析

這首詩風格幽默詼諧又蘊含深意。開篇以陸雲對蒓菜和羊酪的態度形成對比,爲後文南北喜好不同的觀點做鋪墊。“君今得郡正千裡,已患無羊厭此珍”則巧妙地聯系友人赴任秀州的事情,進一步強化南北物産與喜好差異這一主題。中間“迺知南北各所樂”直抒觀點,表明不同地域之人有著各自獨特的生活樂趣和偏好。

後半部分以調侃的口吻提及江南女子,“水邊不見秦羅敷,縱有西施肌肉薄”爲詩歌增添一份別樣的情趣。末尾“使君事事未稱意,綠水芙蓉定何若”一方麪表達對友人赴任後心境的關切,另一方麪通過“綠水芙蓉”描繪出秀州可能有的美好景色,讓友人在赴任之際,既對未知充滿憂慮,又懷有對美景的期待,複襍情感相互交織,整首詩情景交融,在幽默的言辤中流露出深厚的友情和對世事的別樣思考。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