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蔡君謨江鄰幾觀宋中道書畫

君謨善書能別書,宣獻家藏天下無。 宣獻既歿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廚。 鐘王真跡尚可睹,歐褚遺墨非因模。 開元大曆名流夥,一一手澤存有餘。 行草楷正大小異,點畫勁宛精神殊。 坐中鄰幾素近視,最辨纖悉時驚籲。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鋪紙才須臾。 一掃一幅太快健,檀溪躍過瘦的顱。 觀書已畢復觀畫,數軸江吳種稻圖。 稻苗秧秧水拍拍,羣鷺矯翼人荷鋤。 陂塍高下石籠密,竹樹參倚荊籬疏。 大車立輪轉流急,小犢欺顧稚子驅。 令人頻有故鄉念,春事況及蠶桑初。 虎頭將軍畫列女,二十餘子拖裙裾。 許穆夫人尤窈窕,因誦載馳誠起予。 餘無書性無田區,美人雖見身老癯。 舉頭事事不稱意,不如倒盡君酒壺。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