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吳長文舍人詩卷
鬆液化茯苓,又因爲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髮曾不隔。
君子亦豹變,其文蔚可覿。
今者逢吳侯,滿腹貯經籍。
噴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冊。
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蹟。
後世竟剪裁,破碎隨刀尺。
我輩強追仿,畫龍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韓伏甫與白。
甫白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觴嘉賓,賦筆速鷹翮。
葺書成大軸,許我觀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無百金易。
借從懷袖歸,誦玩廢朝夕。
譬如遊國都,惝恍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豈比誇受降,甲齊熊耳積。
重見元和風,珠玉敵海舶。
自慚寒餓爲,何張空避席。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
梅堯臣的其他作品
- 《 朱武太博通判常州兼寄胡武平 》 —— [ 宋 ] 梅堯臣
- 《 和普公賦東園十題擷芳亭 》 —— [ 宋 ] 梅堯臣
- 《 寒食日過荊山 》 —— [ 宋 ] 梅堯臣
- 《 和十一月八日圃人獻小桃花二絕 》 —— [ 宋 ] 梅堯臣
- 《 答張令卷 》 —— [ 宋 ] 梅堯臣
- 《 歐陽永叔王原叔二翰林韓子華吳長文二舍人同過弊廬值出不及見 》 —— [ 宋 ] 梅堯臣
- 《 刑部廳海棠見贈依韻答永叔二首 》 —— [ 宋 ] 梅堯臣
- 《 次韻永叔乞藥有感 》 —— [ 宋 ] 梅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