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韻答宋中道

朝回思見子,疲馬不及換。 入門呼僮僕,雞犬屢鳴嚾。 中廚尚青煙,知未畢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餒固已慣。 一接道德言,塵坌洗廛閈。 復出新錄書,令人再三嘆。 史漢抉精深,文字光粲粲。 雖然飢腸鳴,耽讀忽忘肝。 乃慚素所學,掇拾得淺懦。 窮年誦讀人,呷呷類鵝鸛。 較量功實倍,要捷未能半。 粗行與細注,健筆凌東觀。 天馬萬里行,筋骨在蹄腕。 不知始何時,方冊已盈案。 譬如涉大海,只見波漫漫。 嗟哉勤且敏,固合處文翰。 九閽未跡歷,重雲若蔽捍。 蓬瀛咫尺間,將度石橋斷。 昔爲蛟龍騰,今爲野鼠竄。 我亦失其宜,朝出不暇盥。 碌碌倉廩爲,區區升斗算。 褊衷誠未堪,欲說慮辭曼。 強希高遠蹤,終作俗嵬喚。 家匱兒女大,裙襦不遮骭。 既窮懶往還,榮悴異菼薍。 老鬆唯霜知,古布直火浣。 當期心所照,非效目所玩。 蒙評蕪累音,亦發顏背汗。 鉛刀況易缺,徒假以金釬。 他人焉可欺,適足見謾讕。 來章特美好,願鏤青玉段。
拼音
梅堯臣

梅堯臣

梅堯臣,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漢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人。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給事中梅詢從子。初以恩蔭補桐城主簿,歷鎮安軍節度判官。於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爲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爲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爲詩主張寫實,反對西昆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爲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併爲《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詩小傳》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