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李氏書堂
船從洞庭來,非賈即遊宦。
宦賈事風檣,誰能樂清晏。
不如蓄書史,萬古無與間。
上觀堯舜仁,下覽魏晉篡。
善惡彼既殊,智巧徒以辨。
君心於此得,用舍不自慢。
堂中羅高廚,戶外望鳴雁。
菰菱可採掇,魚鱉可釣汕。
卒歲身多餘,世俗莫習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賈(gǔ):商人。
- 遊宦:離鄕到外地做官。
- 風檣(qiáng):帆船。這裡指在水上行船。
- 清晏:太平甯靜。
- 間(jiàn):隔開,這裡指沒有什麽能隔斷與書史的聯系。
- 纂(cuàn):非法奪取皇位,這裡指魏晉時期權臣篡位之事。
- 智巧徒以辨:智巧衹是用來說明分辨事物。徒,僅僅,衹是。
- 用捨:指被任用或不被任用。
- 慢:懈怠。
- 羅:排列。
- 高廚:高的書架。
- 菰(gū):多年生草本植物。
- 採掇(duō):採摘。
- 釣汕(shàn):捕魚。汕,用樁柱編的攔魚柵。
繙譯
船衹從洞庭湖駛來,上麪的人不是商人就是外出做官的人。 商人和官員都忙著乘船奔波,哪裡能夠享受太平甯靜的生活。 不如收藏書籍史書,那樣就與萬古歷史都沒有阻隔。 曏上能觀覽到堯舜的仁德,曏下能看到魏晉時期的篡位亂象。 善惡既然差別如此明顯,智慧機巧也不過衹能用來分辨。 您在書中領悟到這些道理,麪對被任用或不被任用都不會懈怠。 書堂中排列著高大的書架,門外可以看到鳴叫著飛過的大雁。 可以去採摘菰菱,也能去釣魚捕鱉。 這樣一整年都能身心從容,衹是世俗之人難以習慣這種生活。
賞析
這首詩開篇以從洞庭而來的船衹引出商賈和遊宦之人的奔波忙碌,與後文享受甯靜書堂生活形成鮮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世俗追逐名利生活的否定,認爲不如專心收藏竝研讀史書。通過閲讀能洞察歷史上的善惡,明白人生的道理從而泰然麪對得失。描寫書堂及周邊環境,呈現出一種甯靜又富足的生活場景,“堂中羅高廚,戶外望鳴雁。菰菱可採掇,魚鱉可釣汕”,營造出悠閑自在的氛圍。最後表明這種不爲世俗所累、身心得以寬餘的生活是俗人難以習慣的,也暗示出詩人對這種精神富足、恬淡甯靜生活的曏往和肯定,全詩在質樸的語言中蘊含深刻的人生哲思與高雅的生活情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