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子華持國玉汝來飲西軒
註釋
- **靡括(mǐ kuò)**:沒有頭緒,這裏指事務雜亂。靡,無;括,本義爲結紮,引申爲條理。
- **耽(dān)**:沉溺,入迷。
- **闊:指疏遠,不合羣。
- **迭相:互相,輪流。
- **刀呾(dāo dá)**:嘮叨。也作「叨沓」 。
- **過晡(guò bū)**:過了午後時分。晡,申時,即午後三點至五點。
- **粗糲(cū lì)**:糙米,泛指粗糙的食物。
- **罷沐:古代官吏休假稱「沐」,罷沐就是結束休假上班。
- **倉卒(cāng cù)**:匆忙。現在寫作「倉促」。
- **煎和:烹調,烹飪。
- **首忘髴(fú)**:模糊記得初次做(飯)的樣子。髴,同「佛」,彷彿。
- **黔突(qián tū)**:煙囪變黑。這裏用「不黔突」表示家裏很少做飯。黔,黑色;突,煙囪。
- **秣(mò)**:草料。
- **明釭(guāng)**:明亮的燈。釭,油燈。
- **疵齾(cī yà)**:缺點,毛病。齾,缺齒,引申爲缺點。
- **䀣(yǎn)**:斜着眼睛看。
- **朽櫱(xiǔ niè)**:枯朽的樹枝。櫱,樹木砍去後從殘存莖根上長出的新芽,泛指植物旁生的枝條。
- **圭撮(guī cuō)**:古代容量單位,六慄爲一圭,十圭爲一撮。比喻微小。
翻譯
我確實官署清寒事務雜亂,一整天都忙得毫無頭緒。常常沉迷於古人的書籍之中,好像與世俗越來越疏遠不合羣。志同道合的三四友人,前來探望慰藉我的精神之飢與心靈之渴。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着,滔滔不絕都不嫌煩。不知不覺已過午後,留大家吃飯準備的只是粗糙食物。還不斷地向杯中斟上淡酒,不知不覺寒冷的太陽已落下西山。妻子剛剛結束休假,倉促間準備飯食,心中滿是慚愧。家中凍得瑟瑟發抖的婢女不太會做飯,我親自下廚(做飯技術生疏)只模糊記得初次做(飯)的樣子。每次吃飯大家都驚訝地彼此對視,誰說我家煙囪從沒被燻黑過(指很少做飯招待客人)。疲倦的僕人烤着我提供的柴薪取暖,飢餓的馬匹也被餵飽了草料。馬不再發出歸廄的嘶鳴聲 ,僕人臉上也有了鮮活的氣色。大家安穩舒適毫無疲憊之意,還挑亮燈火繼續暢談。醉後的話語雜亂無序,不曾把事情來龍去脈說盡。諸位友人爭先發言,出口言論不可辯駁。還說在這天地之間,這樣的情形能有多少回呢。我聽後不禁滿臉流汗,生怕之後他人的誹謗難以遏制。其間朋友們雖常有言語交流,但並未見有什麼瑕疵不足。最終我應當輕視淺陋如我的人,後悔自己多次斜眼看友人。確實啊,你們就如一片美玉叢林,我豈能依附於這般枯朽的勢力。我的內心因此有所觸動,像割掉舌頭般不再隨意發言。託人帶話向各位豪傑俊才致謝,我腹中的才學不過那麼一點點而已 。
賞析
這首詩是梅堯臣與幾位友人相聚後所作。詩的開篇便刻畫了詩人自己爲官冷清、沉迷古學而與世俗有隔的形象。友人的來訪,給寂寞的詩人帶來了慰藉。詩詳細地描寫了衆人相聚的場景,吃飯、喝酒、交談,盡顯朋友間真摯的情誼。在描寫中,詩人還加入許多生活細節,比如妻子準備飯食的倉促、婢女做飯的生疏等,增添詩歌的生活氣息。
在大家交談過程中,朋友們暢所欲言,詩人既爲這種真摯的交流氛圍所感動,又因自己才學不及友人而深感慚愧。詩以謙遜的話語作結,進一步體現詩人低調、質樸的性格特點。整首詩語言樸素平實,但情感真摯,展現出詩人珍視友情以及誠懇謙遜的文人品格,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文人的一種生活狀態與精神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