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侍中述怀诗

阳穷乃悔吝,世季诚屯剥。 奔河绝地维,折柱倾天角。 成群海水飞,如雨天星落。 负锸遂移山,藏舟终去壑。 生民忽已鱼,君子徒为鹤。 畴昔逢知己,生平荷恩渥。 故组竟无闻,程婴空寂寞。 永嘉独流寓,中原惟鼎镬。 道险卧樚栌,身危累素壳。 漂流从木梗,风卷随秋箨。 张翰不归吴,陆机犹在洛。 汉阳钱遂尽,长安米空索。 时占季主龟,乍贩韩康药。 伏辕终入绊,垂翅犹离缴。 徒怀琬琰心,空守黄金诺。 虢郐终无寄,齐秦竟何托。 大夫唯闵周,君子常思亳。 寂寥共羁旅,萧条同负郭。 农谈止谷稼,野膳唯藜藿。 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 渭滨观坐钓,谷口看秋获。 唯有丘明耻,无复荣期乐。 夷则火星流,天根秋水涸。 冬严日不暖,岁晚风多朔。 杨浮有怪云,细凌闻灾雹。 木皮三寸厚,泾泥五斗浊。 虽忻曲辕树,犹惧雕陵鹊。 生涯实有始,天道终虚橐。 且悦善人交,无疑朋友数。 何时得云雨,复见翔寥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陽窮:陽氣窮盡,象徵時運衰微。古人以陰陽學說對應時運變化,陽代表興盛,陽窮則表示處於困境。
  • 悔吝(lìn):不吉利,有悔恨和艱難的意味。《易經》中有「悔吝者,憂虞之象也」 ,寓意困境帶來的憂慮。
  • 世季:末世,指社會動盪、衰落的時期。
  • 屯剝(zhūn bō):《周易》中的兩個卦名,「屯」表示艱難開始,「剝」代表剝落、衰敗,這裏指時世艱難困苦。
  • 奔河:黃河水氾濫奔騰。
  • 絕地維:古人認爲地有四維(四角)支撐,這裏指大地失去正常秩序,就像維繫大地的繩索斷裂 。
  • 折柱:傳說中天有八柱支撐,折柱意思是天的支柱折斷,象徵天下大亂。
  • 天角:天邊。
  • 負鍤(chā)移山:用大禹治水帶着工具移山開河的典故,指努力應對艱難局勢。鍤是挖土的工具。
  • 藏舟去壑(hè) :出自《莊子·大宗師》「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比喻事物變化難以掌控,命運難測。
  • 生民:百姓。
  • 爲鶴:用《左傳·閔公二年》中「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及狄人伐衛,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餘焉能戰!』」的典故,說君子即便有才能也無法扭轉局勢 。
  • 疇昔(chóu xī):從前。
  • 恩渥(wò):深厚的恩澤、厚愛。
  • 故組:過去官員系官印的絲帶,指代過去的官位。
  • 程嬰:春秋時期晉國義士,爲保存趙氏孤兒做出巨大犧牲,這裏詩人以程嬰自比,感慨如今無人知曉自己的忠義。
  • 永嘉:西晉懷帝年號,此時期發生永嘉之亂,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百姓大量南遷,「永嘉獨流寓」指自己因此流落他鄉。
  • 鼎鑊(dǐng huò):古代烹飪器和刑具,這裏表示中原地區局勢險惡,如同處在鼎鑊之中 。
  • 樚櫨(lù lú):木船的一種槳,這裏指乘坐原始簡陋的船。
  • 素殼:貝殼,古人用貝殼做貨幣,這裏說自身處境危險又生活貧困。
  • 木梗:木人,比喻自己如隨水漂流的木頭一樣命運不由自主。
  • 秋籜(tuò):秋天的筍殼,秋風一吹就四處飄散,形容自己漂泊不定的命運。
  • 張翰:西晉文學家,見秋風起思念家鄉吳地而辭官歸鄉,這裏詩人以張翰自比,說自己未能歸鄉。
  • 陸機:西晉文學家,久居洛陽,這裏表示自己像陸機一樣滯留異地。
  • 漢陽:地名。
  • 長安:古都,當時政治中心。
  • 季主:司馬季主,漢代占卜者,這裏指自己有時靠占卜問命運。
  • 韓康:東漢賣藥人,以誠實不欺聞名,「乍販韓康藥」說自己也曾像韓康一樣賣藥爲生 。
  • 伏轅(yuán)入絆(bàn):拉車的馬低頭被套上繮繩,表示自己受到束縛 。
  • 垂翅:受傷下垂的翅膀,比喻處境艱難。離繳(zhuó)指鳥中箭,這裏說自己即便掙扎也難逃脫困境。
  • 琬琰(wǎn yǎn)心:像美玉一樣純潔美好的內心,象徵自己品德高尚。
  • 黃金諾:像黃金一樣貴重的諾言,指自己重承諾。
  • 虢鄶(guó kuài):兩個古國名,周初分封,這裏說自己無處可寄託。
  • 齊秦:春秋時的大國,同樣表示不知該依託何處。
  • 閔周:借大夫看到西周宗廟毀壞而哀傷的典故(如《詩·王風·黍離》),表達對國家衰落的哀傷 。
  • 思亳(bó):亳是商湯建都之地,君子思亳表達對舊都的懷念和對國家中興的期盼。
  • 寂寥(jì liáo):孤獨冷清。
  • 羈旅(jī lǚ):長期漂泊他鄉。
  • 負郭:靠近城郭的地方,這裏說生活狀況蕭瑟、貧困。
  • 藜藿(lí huò):兩種野菜名,指粗劣的飯菜。
  • 操樂:彈奏樂器。
  • 楚琴:楚國的琴,楚國音樂風格多悲 ,故操楚琴抒發悲苦。
  • 魯酒:魯國的酒,酒性較薄,難以讓人忘卻憂愁。
  • 渭濱:渭河岸邊,傳說姜子牙曾在此垂釣遇明主 。
  • 谷口:地名,這裏有歸隱之意。
  • 丘明恥:左丘明因眼睛失明而著《左傳》,自感恥辱,此處詩人以此自比,感慨自身命運多舛。
  • 榮期樂:榮啓期,春秋隱士,安貧樂道,詩人說如今已沒有榮啓期那般悠然自樂的心境。
  • 夷則:古代十二律之一,對應農曆七月;火星流指大火星向西移動(《詩經·豳風·七月》「七月流火」 ),表示季節變化。
  • 天根:星名,天根星出現時,秋天河水乾涸 ,表示秋季漸漸轉涼。
  • 朔(shuò):北風。
  • 楊浮:未考證確切含義,推測泛指天空中。
  • 細凌:薄冰,這裏描述天氣寒冷的景象。
  • 曲轅樹:《莊子·人間世》中提到一棵大樹,因爲枝幹彎曲無用,得以保全性命,詩人以曲轅樹自比,雖有僥倖存活之喜。
  • 雕陵鵲:《莊子·山木》中有「莊周遊於雕陵之樊,睹一異鵲自南方來者……觸於周之顙」一段,比喻隨時可能來臨的危險 。
  • 虛橐(tuó):空虛的風箱,代表一種虛空、不可捉摸的狀態,這裏說天道難測。

翻譯

時運衰微到極致總有悔恨艱難,世道末世實在是充滿困苦波折。黃河氾濫致使大地失去秩序,天柱折斷天空的一角也傾斜。海水如羣聚般飛涌翻騰,天上的星星像下雨一樣隕落。揹着工具試圖移山治水,藏在山谷的船最終還是消失不見。百姓轉眼就像變成水中魚般困苦,君子空有才能也難以施救。

過去曾經遇到了解自己的朋友,這一生承受了別人的深厚恩情。然而過去的官職終究悄無聲息,自己像程嬰一樣孤獨又落寞。永嘉年間獨自漂泊流落,中原大地如在鼎鑊之中般危險。路途艱險只能躺在簡陋的船上,處境危險又一直生活貧困。我像木人隨水漂流,又如同秋風吹起的筍殼四處飄散。張翰沒能回到吳地故鄉,陸機一直還留在洛陽。漢陽的錢財最終用盡,長安的米價高得難以買到。有時靠佔龜甲求問命運,偶爾也像韓康一樣賣賣藥。最終還是像拉車的馬被套上繮繩,翅膀受傷還中了箭。白白懷揣着美玉般的心靈,空守着貴重的諾言。虢鄶之地難以有寄託,齊秦兩國也不知依靠誰。大夫爲周朝的衰落而哀傷,君子常常思念殷商的舊都。

生活孤獨冷清一同漂泊他鄉,處境蕭瑟住在城郭邊的貧困之地。農閒時談論的只有莊稼農事,野外就餐吃的唯有野菜粗食。彈奏楚國風格的琴抒發心中悲傷,喝着魯國淡酒也難以忘卻憂愁。在渭河岸邊觀看別人垂釣,在谷口欣賞秋日的收穫景象。只剩下像左丘明那樣的恥辱,再也沒有榮啓期安貧樂道的快樂。夷則律應的七月火星向西移動,天根星出現時秋水乾涸。冬天嚴寒太陽也不暖和,年末歲尾多是北風凜冽。天空中出現怪異的雲彩,聽說已經下起冰雹。樹皮有三寸厚,涇河的泥水十分混濁。雖然爲能像曲轅樹般僥倖存活欣喜,可還是擔心像雕陵鵲那樣遭遇危險。人生實際上有開始,可天道到底難以捉摸。暫且高興能交到善良的朋友,沒有對朋友情誼的懷疑。什麼時候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再次在廣闊天地間自由翱翔。

賞析

這首詩是庾信感懷身世之作,情感沉鬱頓挫,用詞典麗,充滿悲歌慷慨之氣。詩人開篇以陽窮、屯剝等詞描繪出所處時代的衰敗與混亂,「奔河絕地維,折柱傾天角」等句用誇張而形象的筆觸,渲染出天下大亂的恐怖場景,讓人感受到時代的黑暗與無常。

詩中借用衆多歷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如程嬰、張翰、陸機、韓康等,委婉而深刻地表達出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對舊恩的銘記、漂泊流離的痛苦以及壯志難酬的憤懣。不僅豐富了詩歌的內涵,而且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庾信以古人自比,使讀者能更直白地理解其心境。

在生活場景描述上,「農談止谷稼,野膳唯藜藿。操樂楚琴悲,忘憂魯酒薄」幾句生動展現了他流離生活中的艱辛與哀愁,平淡之中蘊含深深的無奈。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夷則火星流,天根秋水涸。冬嚴日不暖,歲晚風多朔」等,不只是時節變化的呈現,更是其內心孤獨淒涼的真實寫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整首詩中詩人的情感不斷起伏,既有對國家命運的痛心疾首,也有對自身遭遇的哀傷,還有對未來的一絲期許。情感的複雜性和深度,加上文辭典雅厚重,用典精當巧妙,使得這首詩成爲庾信晚年作品中,表達亡國之痛、身世之悲的傑出代表,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庾信

庾信

庾(yǔ)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其家“七世舉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親庾肩吾爲南樑中書令,亦是著名文學家。 ► 30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