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龜山慧海長老

向來縛虎正死急,今日看牛無可鞭。 我提審定之兩印,十年勘盡諸方禪。 浙東西山好僧相,頭目靜如秋水蓮。 試令回眼參壁觀,掣頓已作獼猴顛。 平生棒喝不作用,何者可毒臞翁拳。 龜山爬沙吸淮海,上有蜀客蹲其顛。 石顱鐵脊鋸牙齒,老龜無力供迴旋。 自言小來坐鬼窟,木客對誦明月篇。 山中白石足朝飯,無語可對蹲鴟前。 一行乃得命大謬,萬事瓦裂今蕭然。 祇念竿木事遊戲,鐵胎五百成拘牽。 至人無心亦到我,顧念塵腳相摩湔。 是身如雲即虛幻,安要包裹爭鮮妍。 爾來臞翁頗狡獪,隨風轉柂忘洄沿。 都樑採藥竟何有,杖頭挑得枯藤仙。 高堂暗坐觸蝙蝠,放光時有階頭磚。 了無一法可酬難,蒲團禪板久已捐。 山空月明礎石員,百圍老幹行參天。 何當斷手釋椎鑿,與師共泛荊溪船。
拼音

敖陶孫

宋福州閩縣人,一作福清人,字器之,號臞庵。懷才挾氣。孝宗淳熙間魁鄉薦。光宗紹熙末入太學。寧宗慶元中,韓侂冑用事,朱熹貶外,陶孫首以詩相送;趙汝愚死貶所,又哭以詩。侂胄惡之,風旨急捕,陶孫微服變姓名去。後登慶元五年進士,調海門縣主簿。嘉定初教授漳州。歷廣東轉運司主管文字,終奉議郎泉州籤判。博覽載籍,多識奇字。有《臞庵集》,又有《詩評》。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