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廣帥秩滿之官丹陽二首

北門臥護要耆英,小試胸中十萬兵。 天借金山吟落月,身兼鐵甕作長城。 何如嶺上因歸路,摘取梅酸去作羹。 已有紫泥教詣闕,便應留住付鈞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耆英(qí yīng)**:年高而有賢德的人,這裏指德高望重的優秀人才。
  • 小試:稍微施展,通常用來表示在小範圍內展示才能。
  • 金山:位於江蘇鎮江,著名風景名勝。
  • 鐵甕:鎮江古城的別稱,因其堅固如鐵,甕城狀而得名 ,形容地方堅固。
  • (què)**:宮殿,在古代代指朝廷 。
  • 泥封:即泥金書,是皇帝詔書的一種形式,這裏指詔書。
  • :託付,交付。
  • **鈞衡(jūn héng)**:原指秤和秤桿,比喻國家政務重任或擔負此重任的人,這裏代指朝廷重要職位、權力。

翻譯

國家的北門守護需要德高望重的賢才,這下可以小小施展一下您胸中謀劃十萬兵力的才能啦。上天特意借出金山這個好地方,讓您在此對着落月吟詩抒懷,您還兼任守護像鐵甕般堅固的鎮江重任,如同那巍峨的長城。與其這樣,還不如在嶺上歸來的途中,順手摘取酸梅做成美味的羹湯。如今已有朝廷詔書讓您趕赴京城,想必是要把國家重任託付於您。

賞析

這首送別詩表達了詩人對帥臣的期許與讚美。開篇點明帥臣之才正適用於守護北門,「小試」一詞既突出帥臣本領高強,也暗示其能力尚未全部施展,爲其後續發展埋下伏筆。中間兩聯用詞巧妙,「天借」「身兼」描繪出帥臣所處環境與職責的重要,畫面感十足,同時將金山、鐵甕等地方特色與帥臣形象相結合 ,凸顯帥臣守護一方的重任與功績;「吟落月」又增添了幾分高雅情趣,表現出帥臣不僅善於用兵,也頗具文采。「摘梅作羹」則形象地表達詩人希望帥臣能夠順利歸去,過上愜意自在生活的美好祝願。尾聯「泥封教詣闕」「留住付鈞衡」轉折,說明帥臣即將奉詔入京委以重任,表達對帥臣得到重用的肯定與祝賀,全詩層次豐富,既有送別時的牽掛,又充滿對友人未來發展的信心 。

楊萬里

楊萬里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爲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爲“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諡號文節。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