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郭元德題和靖探梅圖

祥符真人調玉燭,四海八荒春意足。 孤山山小不容春,十月梅花破寒玉。 風流詩老癖愛梅,拂曉騎驢度山曲。 呼童忍凍折南枝,香滿吟窗伴幽獨。 到今寫入畫圖中,骨冷神清炯雙目。 蕩蕩巍巍堯舜天,外臣巢許誰羈束。 前年我亦訪湖山,山色湖光竟塵俗。 荒墳三尺走狐狸,那復寒泉薦秋菊。 真祠併入梵王家,香月亭前馬牛牿。 水邊籬落忽橫枝,遙睇猶艱況斤斸。 雞園釋子皆鷹騰,挾彈揚鞭驟平陸。 倉皇走避尚遭嗔,蹇衛何堪共馳逐。 三百年間一夢同,人與梅花幾榮辱。 拊圖三嘆復何言,天外飛來兩黃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祥符:宋真宗年號。
  • 真人:道家稱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成仙」之人。
  • 玉燭:謂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
  • 孤山: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中,宋林逋曾隱居於此,植梅養鶴,有「梅妻鶴子」之稱。
  • 癖(pǐ):對事物的偏愛成爲習慣。
  • 拂曉:天快亮的時候。
  • 騎驢:這裏指林逋常常騎着毛驢出行。
  • 山曲:山勢彎曲隱蔽之處。
  • 南枝:朝南的樹枝。
  • 吟窗:詩人居室的窗戶。
  • 炯(jiǒng):明亮。
  • 蕩蕩巍巍:形容道德崇高,恩澤博大。
  • 外臣:古諸侯國的士大夫對別國君主的自稱。
  • 巢許:巢父和許由的並稱。相傳皆爲堯時隱士。
  • 羈束:束縛,拘束。
  • 荒墳:荒蕪的墳墓。
  • 狐狸:獸名。狐和狸本爲兩種動物。後合指狐。常喻奸佞狡猾的壞人。
  • 寒泉:清冽的泉水或井水。
  • :進獻,送上。
  • 真祠:道觀。
  • 梵王:指色界初禪天的大梵天王。亦泛指此界諸天之王。
  • 籬落:籬笆。
  • 橫枝:指橫向生出的枝條。
  • 遙睇(dì):猶遙望。
  • 斤斸(zhú):砍伐。
  • 雞園:指佛地。佛教稱昔有雞園僧,說法傳教,聽者如林,因而得名。
  • 釋子:僧徒的通稱。因出家修行者,皆捨去俗姓,以釋爲姓,故稱。
  • 鷹騰:如鷹飛騰。
  • 揚鞭:揮鞭。
  • :急行。
  • 平陸:平原;陸地。
  • 倉皇:亦作「倉惶」「倉遑」「倉徨」。匆忙急迫。
  • 蹇(jiǎn)衛:指驢子。
  • 何堪:怎能忍受。
  • 馳逐:驅馳追逐。

翻譯

在祥符年間有真人使得天下太平,四海八荒都充滿春意。孤山那麼小卻容不下春天,十月裏梅花綻放如破冰的美玉。那風流的詩人老者偏愛梅花,天快亮時騎着驢走過山的彎曲之處。呼喚童子忍着寒冷折下朝南的樹枝,花香充滿吟詩的窗戶伴着他的孤獨。到如今畫入圖畫中,眼神明亮精神清冷並有炯炯雙目。廣闊崇高如堯舜時期的天下,外臣如巢父許由又有誰會被拘束。前年我也去探訪湖山,山色湖光都已變得塵俗。荒墳只有三尺大還有狐狸跑動,哪裏還會有寒泉來進獻秋菊。真正的祠廟併入了梵王之家,香月亭前牛馬繫着。水邊的籬笆旁忽然橫着枝條,遙望都很艱難何況要去砍伐。佛地的僧徒們都如鷹飛騰,挾着彈弓揮着鞭子在平地急行。慌亂逃走躲避還會遭到嗔怪,驢子怎能忍受共同驅馳追逐。這三百年間如同一場夢,人與梅花經歷着多少榮辱。撫摸着圖畫連連嘆息不知說什麼,天外飛來兩隻黃鵠。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和靖探梅圖展開,既描繪了圖中的景象與意境,也通過古今對比感慨了人世的變遷和梅花所承載的榮辱。詩中用「祥符真人調玉燭」來襯出當時的太平盛世,以孤山梅花的綻放表現其獨特之美。通過對林逋愛梅、折梅等細節描寫,展現出這位「詩老」的形象和其對梅花的偏愛。接着描述現實中湖山景色的變化和蕭條,與往昔形成鮮明對比。最後通過對圖的感嘆,抒發對時光流逝、人事變化的無奈和感慨。全詩感情深沉,意境高遠,巧妙地將歷史、現實和畫中情景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俞德鄰

宋溫州永嘉人,徙居京口,字宗大,號天迂山人。度宗鹹淳十年進士。宋亡不仕,遁跡以終。爲詩自然深遠,在宋末諸人中,特爲高雅,文亦簡潔有清氣。有《佩韋齋輯聞》、《佩韋齋文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