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 · 上品 · 玉石部 · 石膽

味酸寒。 主明目,目痛,金創,諸癎痙,女子陰蝕,痛,石淋,寒熱,崩中下血,諸邪毒氣,令人有子。煉餌服之,不老,久服,增壽神仙。能化鐵爲銅,成金銀(《御覽》引作合成)。一名畢石,生山谷。 《吳普》曰:石膽神農酸,小寒;李氏,大寒;桐君辛有毒;扁鵲苦無毒(《御覽》引雲,一名黑石,一名銅勒,生羌道或句青山,二月庾子辛丑採)。 《名醫》曰:一名黑石,一名碁石,一名銅勒,生羌道,羌裏,句青山,二月庚子辛丑日採。 案《範子計然》雲:石膽出隴西羌道;陶宏景雲:仙經一名立制石,《周禮》瘍醫,凡療瘍以五毒攻之;鄭雲:今醫方有五毒之藥,作之合黃,置石膽丹沙,雄黃,礬石,慈石,其中,燒之三日三夜,其煙上著,以雞羽掃取之,以注創,惡肉破骨則盡出;圖經曰:故翰林學士楊億嘗筆記直史館楊嵎,有瘍生於頰,人語之,依鄭法合燒,藥成。注之瘡中,遂愈。信古方攻病之速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石膽:亦作「石瞻」。礦物質。有毒。即膽礬。可作藥用,也可作顏料。
  • (xián):古同「癇」,癲癇。
  • (jìng):肌肉緊張,不自主地抽搐。
  • 石淋:病名。小便澀痛,尿出砂石。
  • 庾子:應是「庚子」,天干地支記日的一種。
  • 辛丑:天干地支記日的一種。

翻譯

味道酸,性寒涼。主要功效是使眼睛明亮,緩解眼睛疼痛,治療金屬創傷,各種癲癇和痙攣,女子陰道蝕爛和疼痛,石淋病,惡寒發熱,崩漏下血,各種邪毒之氣,能讓人可以生育。提煉成丹藥服用,不會衰老,長期服用,可以增壽如同神仙。還能使鐵化爲銅,變成金銀(《御覽》引作能合成)。又叫畢石,生長在山谷中。

《吳普》說:石膽神農認爲味酸,性小寒;李氏認爲性大寒;桐君認爲味辛有毒;扁鵲認爲味苦無毒(《御覽》引來說,又名黑石,又名銅勒,生長在羌道或句青山,二月份的庚子日、辛丑日採集)。

《名醫》說:又名黑石,又名碁石,又名銅勒,生長在羌道、羌裏、句青山,二月份的庚子日、辛丑日採集。

按《範子計然》說:石膽出自隴西羌道;陶宏景說:仙經裏有一種叫立制石,《周禮》中瘍醫,凡是治療瘡瘍用五毒去攻療;鄭玄說:現在的醫方有五毒的藥,製作時把黃、石膽、丹砂、雄黃、礬石、磁石放在一起,焚燒三天三夜,那煙上升附着,用雞羽去掃取,用來注入瘡口,惡肉破骨就能都除去;圖經說:所以以前的翰林學士楊億曾記錄直史館的楊嵎,有瘡瘍長在臉頰上,有人告訴他,依照鄭玄的方法混合燒製藥物,藥製成後。注入瘡中,就痊癒了。相信古方治病的快速啊。

賞析

這段內容主要是對石膽這種藥物的性質、功效、別名以及採集時間等進行了詳細闡述。它不僅說明了石膽能治療多種疾病,如眼疾、外傷、婦科病症等,還有着神奇的煉丹轉化功能。對於研究古代的藥物學和化學知識具有重要價值。同時記載了不同醫家及古籍中關於石膽的說法,展示了古人對其認知的多樣性,也反映了當時醫學實踐中的一些情況,從中可以看出古人在探索和利用藥物方面所做的努力和積累的經驗。此外,還列舉了一個用相關方法治癒瘡瘍的實例,更直觀地體現了這種古方的應用效果。整體文字對了解古代醫藥發展歷史有一定意義。

無名氏

漢代佚名作者的統稱。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