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草部·胡蘆巴
釋名
亦名苦豆。
主治
小腸氣痛。用胡蘆巴炒過,研細。每服二錢,茴香酒送下。
腎臟虛冷,腹脅脹滿。用胡蘆巴(炒)二兩,熟附子、硫磺各七錢五分,共研爲末,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四十丸,鹽湯送下。
疝瘕。用胡蘆巴(酒浸,曬)四兩、蕎麥麪(炒)四兩、小茴香一兩,共研爲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鹽酒或鹽湯送下。服至兩月後,大便出血膿,表示病根已經除去。
偏墜或小腸疝氣。用沉香、木香各半兩,胡蘆巴(酒浸,炒)、小茴香(炒)各二兩,共研爲末,加酒、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鹽酒送下。此方名“沉香內消丸”。
寒溼腳氣(腿膝疼痛,行走無力)。用胡蘆巴(酒浸一夜後焙乾)、破故紙(炒香)各四兩,共研爲末;另取木瓜一個,切頂去瓤,放藥入瓜內填滿,將頂合上,蒸至極熟,然後搗爛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溫酒送下。
小腹有可動硬塊,痛不可忍。用胡蘆巴八錢,茴香六錢,巴戟(去心)、川烏頭(炮,去皮)各二錢,楝實(去核)四錢,吳茱萸五錢,一起炒成細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兒五丸,鹽酒送下。
拼音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藥”之說。
► 891篇诗文
李時珍的其他作品
- 《 本草綱目·草部·丹蔘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介部·貝子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水部·硇砂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黃芪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獸部·蝟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草部·常山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鱗部·鱧魚 》 —— [ 明 ] 李時珍
- 《 本草綱目·菜部·皂莢蕈 》 —— [ 明 ] 李時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