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夜觀月翌早紀所見成長謠
註釋
- 翌(yì)早:第二天早上。
- 渼(měi)陂:古代湖名,在今陝西戶縣西,景色優美。
- 太虛:天空。
- 白衣蒼狗:也作「白雲蒼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這裏指雲彩形狀變化多端。
- 驪(lí)珠:傳說中龍頷下的寶珠。
- 歷歷:清晰分明的樣子。
- 桂枝扶疏:桂枝繁茂紛披的樣子。桂枝常代指月亮。
- 長庚:金星的別名,早晨出現叫啓明星,傍晚出現叫長庚星。
- 曄(yè)然:明亮的樣子。
- 望舒:神話中爲月駕車的神,這裏代指月亮。
- 晶華:指月亮等星體散發的精華。
- 朱顏:紅潤的容顏。
- 兩曜(yào):指太陽和月亮。
- 磨蟻:指在磨盤上蟻子,比喻日月像磨盤上的蟻子慢慢運行。
- 朔:農曆每月初一。
- 金餅:比喻滿月。
- 弓彎:比喻殘月。
- 慳(qiān):欠缺,不足。
- 八卦:《易經》的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自然現象的動靜狀態。這裏表示各種事物。
- 惝(chǎng)恍:模糊不清,迷離恍惚。
- 控摶(tuán):控制,把握。
- 卦氣:這裏指生命氣息。
- 委天順:順應天命。
- 運化:運行變化。
翻譯
六月十六日夜晚觀看月亮,第二天早上記下看到的景象寫成這首長詩。 海上涌起的雲霧簇擁着兩座如鐵般堅固的山,明月正好懸掛在兩山中間。剛開始我懷疑這是渼陂湖的美景從藍田浮現於水面,又好像是長風把明月吹過了玉門關。 不一會兒雲飄過去,月亮升得更高,天空中點綴的雲朵隨意地飄動翻滾。白雲蒼狗般變幻無窮的雲朵不值得去仔細探究,它們千變萬化的姿態都非常值得觀賞。 忽然雲朵橫臥好似一條蒼龍,龍頷下的驪珠閃爍着圓圓的光芒。山河在月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見,那繁茂的桂枝好像伸手就可以攀折。 深夜醉酒後入睡,雞鳴時起身,眼前這奇妙的景象感覺不像是在人間塵世。金星閃耀,晨曦初現,然而月亮依舊懸掛在西邊樹林的頂端。 我想要吸納日月精華來保持年輕的容顏,左邊像是有仙丹,右邊像是有玉丹。過去聽說太陽和月亮在天上就像磨盤上爬行的螞蟻,太陽每天運行又停止,每天移動的距離很有限。月亮運行速度快一些,在每月初一必定會和太陽相遇,圓滿的月亮轉眼間又變成彎彎的月牙。世間萬物都與日月運行相互關聯,自古以來從未停止,就像跳動的彈丸般不停變化。 急促變幻、模糊迷離的景象難以把控,只見雲霞色彩斑斕。我年事已高,生命氣息漸衰,學道沒有成效只能空自嘆息。 不如安穩地坐着順應天命,一切聽任自然的運行變化和循環往復。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六月十六夜觀月及次日早上所見奇妙景象,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自然與宇宙的深刻感悟。開篇對月出時的景象進行描繪,「海雲涌立雙鐵山,明月正在山中間」營造出宏大壯觀的畫面,通過「初疑」「又似」等詞,以新奇的比喻賦予明月不同的姿態。雲朵的描寫「白衣蒼狗不足究,千變萬態俱可觀」生動表現出雲的變幻無常。詩中對月亮不同形態的展現,如「忽焉橫臥如蒼龍,驪珠頷下光團團」體現了其皎潔美麗。同時,詩人將自然景象與自身感悟相結合,借日月運行和萬物變化,感慨時光匆匆、生命有限和學道未成的遺憾 ,最後「不如安坐委天順,一聽運化更循環」表達出一種順應自然的豁達心境。整首詩語言平實又充滿靈動的表現力,在寫景與抒情之間取得了較好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