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
世說有仙草,得之能隱身。
仙書已怪妄,此事況無文。
嗟爾得從誰,不辨僞與真。
持行入都市,自謂術通神。
白日攫黃金,磊落揀奇珍。
旁人掩口笑,縱汝暫歡忻。
汝方矜所得,謂世盡盲昏。
非人不見汝,乃汝不見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仙草:傳說中具有神奇功效的草,據說得到它就能隱身。
- 仙書:記載神仙相關事蹟、法術等的書籍。
- 怪妄:怪異荒誕。
- 無文:沒有文字記載(依據)。
- 嗟爾:嘆詞,表示感慨,「爾」是第二人稱代詞「你」 。
- ****攫(jué):抓取,奪取 。
- 磊落:這裏指毫不掩飾。
- ****忻(xīn):同「欣」,喜悅。
- 矜:自誇,得意。
翻譯
世間傳言有一種仙草,得到它就能讓人隱身。那些仙書的記載本就怪異荒誕,更何況這事連文字依據都沒有。 哎,你是從哪裏聽說這種事的呢?連真僞都分不清。你居然帶着這個想法進入集市,還自以爲掌握了神通法術。 大白天就去搶奪黃金,明目張膽地挑揀奇珍異寶。旁邊的人都捂着嘴笑話你,就算你能一時之間感到歡喜。 你還在那裏得意於自己的「收穫」,覺得世間人都是盲目昏庸的。其實不是別人看不見你,而是你根本沒有認清現實 。
賞析
這首詩歐陽修以一種詼諧且帶有警世意味的方式展開。開篇從「仙草能隱身」這種無稽之談寫起,直接表明仙書內容多怪異荒誕,此事更無跡可尋,爲全詩定下批判荒謬的基調。詩中的主人公不明是非真假,輕信傳說就付諸行動,在都市中做出荒誕之事,不僅遭到旁人嘲笑卻不自知,還自以爲得計,自誇所獲,認爲世人都是盲目無知的。詩歌最後「非人不見汝,乃汝不見人」兩句堪稱點睛之筆,揭示出主人公其實是自己沒有認清現實,迷失在虛妄的幻想裏。整首詩看似在寫一個輕信隱身草傳說而鬧笑話的人,實則是藉此諷刺那些執迷不悟、自以爲是、被虛妄事物矇蔽雙眼而無法正視現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