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介甫

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朱門歌舞爭新態,綠綺塵埃試拂弦。 常恨聞名不相識,相逢樽酒盍留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翰林:指李白,他曾供奉翰林。
  • 吏部:指韓愈,他曾任吏部侍郎。
  • 綠綺(qǐ):古琴名。

翻譯

李白的詩作有三千首如風月般美妙,韓愈的文章流傳了二百年。年老了自我憐惜雄心還在,後來有誰能與你一爭高下呢。朱門裏的人歌舞爭着呈現新姿態,綠綺琴上有塵埃試着拂去琴絃。常常遺憾只聞其名卻不相識,今日相逢在酒席上爲何不逗留暢飲呢。

賞析

這首詩是歐陽修贈給王安石(字介甫)的。詩中高度讚揚了王安石的文學才華,將他與李白、韓愈相提並論,表現出對其深深的欽佩。前兩句用李白和韓愈來襯托王安石的卓越。中間兩句表達了對王安石未來成就的期待。後兩句則透露出對與王安石相逢的驚喜和珍惜。整首詩情感真摯,既讚譽了對方的才能,又表達了渴望交流的心情,用詞優美而恰當,生動地展示了歐陽修對王安石的賞識和友誼。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