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光化張氏園亭

君家花幾種,來自洛之濱。 惟我曾遊洛,看花若故人。 芳菲不改色,開落幾經春。 陶令來常醉,山公到最頻。 曲池涵草樹,啼鳥悅鬆筠。 相德今方賴,思歸未有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光化:古縣名。
  • (luò):洛陽。
  • 芳菲:花草的芳香,也指花草。
  •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 山公:指山簡,晉代官員,好酒。

翻譯

您家中有幾種花,是來自洛陽之畔。只有我曾經遊覽過洛陽,看到這些花如同看到老朋友。花草芳香不改變顏色,花開花落已經經歷了幾個春秋。陶淵明來這兒常常沉醉,山簡到此最爲頻繁。曲折的池塘涵養着花草樹木,啼叫的鳥兒使青松翠筠愉悅。如今剛依靠您的品德,想要歸去卻沒有緣由。

賞析

這首詩圍繞友人張氏園亭的花展開,通過描述花來自洛陽,以及自己曾遊洛陽而對花有特殊感情,表現出與友人的情誼。詩中提及陶令和山公,增添了歷史文化的韻味。描寫園亭景色時,如曲池和鳥雀等,顯現出一派優美的景象。最後表達了對友人品德的讚譽以及自己想歸卻不得的心情。整體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摯。

歐陽修

歐陽修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廬陵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與(唐朝)韓愈、柳宗元、(宋朝)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合稱“唐宋八大家”。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 12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