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入平江境抵宿坳頭山
衆山體殊姿,既雨如新沐。
瞻眺無險艱,霖潦聊躑躅。
玄雲卷西陂,薄霧縈東麓。
渠喧激清音,松竹靄然綠。
搴芳礙流赏,延秀擅凝目。
靡靡游子歎,冉冉征夫足。
夕氣忽森沈,驚心有騰伏。
投止暫爲懽,持觴訊華燭。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
陳三立的其他作品
- 《 愛儷園紀游鶴亭吷庵伯夔同作 》 —— [ 清 ] 陳三立
- 《 蒿翁遊白下三宿返滬次和共留別之作 》 —— [ 清 ] 陳三立
- 《 掃葉樓近爲住持惺悟上人重建嘉其有唐僧澄觀之風題句寄懷 》 —— [ 清 ] 陳三立
- 《 吳劍泉鑑園圖 》 —— [ 清 ] 陳三立
- 《 晴江晨眺兩岸風景佳絕 》 —— [ 清 ] 陳三立
- 《 溪聆春影圖集者爲弢庵閣學師陶齋尚書蘇堪提刑樂庵工部康伯梅癡劍丞三觀察子勤楨庭兩太守暨余凡十人 》 —— [ 清 ] 陳三立
- 《 宗武示過小院看牡丹之什和酬 》 —— [ 清 ] 陳三立
- 《 再用前韻寫蒼虬宅夜餘興 》 —— [ 清 ] 陳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