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園宅超社第六集題聽水齋圖寄懷弢庵師
前後聽水齋,夙醉濤園詠。
梁髯日下還,示圖抉幽夐。
天開嫏嬛窟,衆象迭相孕。
石罅篁萬竿,嵌影作瘦硬。
瀉瀑酣笙竽,晨夕滿卧聽。
吾師一往懷,久與魚鳥盟。
伏居三十載,讀易泯悔吝。
草堂聚英靈,抱古寄孤興。
餘事把吟毫,百家歸韻勝。
世議起安石,强訣狗九聘。
緜蕝文太平,微哂待季孟。
最後置講幄,耆德薄海慶。
循廊睨橫流,俄頃移大柄。
拍手覆人國,簡策斯未信。
歲歷弛羲和,維斗落檻阱。
一寸啓沃心,九天以爲正。
稱譽道齊桓,耿耿臨千聖。
退廬燈火繁,合眼家林映。
泉聲洗噩夢,淚點曉枕凝。
倚伏自關天,出處安若命。
作癡從卧游,饋榼領霜鬢。
拼音

陳三立
陳三立(1859-1940),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丁惠康、吳保初合稱“維新四公子”。光緒15年己丑(1889)進士,官吏部主事,期間曾參加強學會。光緒21年(1895),棄吏部主事官職,往湖南協助其父推行新政,辦時務學堂、武備學堂、算學館、《湘報》、南學會,羅致了包括譚嗣同、梁啓超、黃遵憲在內的維新志士,湖南風氣爲之一變,成爲全國維新運動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變後,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職,移居於江西南昌西山崢廬。後出任三江師範學堂總教習。清亡後以遺老自居,1937年盧溝橋事變,絕食五日而死。其詩宗尚黃庭堅,風格清奇拗澀,是近代同光體贛派的領袖,梁啓超稱其詩“不用新異之語而境界自與時流異,濃深俊微,吾謂於唐宋人集中罕見倫比”。有《散原精舍詩》、《散原精舍詩續集》、《散原精舍詩別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