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石月屏圖

日月行上天,下照萬物根。向之生榮背則死,故爲萬物生死門。 東西兩交徵,晝夜不暫停。胡爲虢山石,留此皎月痕常存。 桂樹散疏陰,有若圖畫成。永叔得之不能曉,作歌使我窮其原。 或疑月入此石中,分此二曜三處明。或雲蟾兔好溪山,逃遁出月不可關。 浮波穴石恣所樂,嫦娥孤坐初不覺。玉杵夜無聲,無物來搗藥。 嫦娥驚推輪,下天自尋捉。繞地掀江蹋山嶽,二物驚奔不復見。 留此玉輪之跡在青壁,風雨不可剝。此說亦詭異,予知未精確。 物有無情自相感,不間幽微與高邈。老蚌向月月降胎,海犀望星星入角。 彤霞爍石變靈砂,白虹貫巖生美璞。此乃西山石,久爲月照著。 歲久光不滅,遂有團團月。寒輝籠籠出輕霧,坐對不復嗟殘缺。 蝦蟆縱汝惡觜吻,可能食此清光沒。玉川子若在,見必喜不徹。 此雖隱石中,時有靈光發。土怪山鬼不敢近,照之僵仆肝腦裂。 有如君上明,下燭萬類無遁形,光豔百世無虧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永叔:指歐陽修,字永叔 。
  • :運行。
  • 虢(guó)山:地名。
  • 二曜(yào):指日月。
  • 蟾兔:傳說月中有蟾蜍和玉兔,故以蟾兔代指月亮。
  • :關住,拘束。
  • 玉杵:傳說中月宮裏搗藥的杵。
  • 青壁:青色的石壁。
  • 不間:不管,不論。
  • 高邈(miǎo):高遠。
  • 老蚌:比喻有賢子,這裏是說老蚌受月光感應孕育珠胎 。
  • 海犀:海犀望月,傳說犀牛角有白紋,感應星星而入角。
  • 彤霞:紅霞。
  • 靈砂:道家的丹藥,傳說有神奇功效。
  • 白虹:白色的虹霓,相傳虹能入石產玉璞(pú) 。
  • 籠籠:霧氣瀰漫的樣子 。
  • 玉川子:唐代詩人盧仝的號,盧仝對月有諸多奇思妙想。
  • :隱藏。
  • 靈光:神奇的光芒。
  • :照耀。

翻譯

太陽和月亮在天上運行,向下照耀着世間萬物的根本。朝着日月光照的萬物得以生長繁榮,背離的便走向死亡,所以日月是萬物生死的關鍵所在。 太陽和月亮在天空東西方向交互運行,白晝黑夜不停歇。爲什麼虢山上的石頭,卻留下了這皎潔月亮的痕跡長久地保存着呢。 石頭上桂樹般的陰影稀疏錯落,就好像一幅天然的圖畫形成於其中。永叔得到這塊石頭卻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寫了歌讓我探尋它的根源。 有人猜測是月亮進入了這塊石頭之中,使得日月這兩個光明體有了第三個發光之處。也有人說月中的蟾蜍和玉兔喜愛虢山的溪谷山川,逃出月亮後再也關不住。 它們在水波上漂浮,在石頭間穿梭,盡情享受快樂。嫦娥一個人孤獨地坐在月宮中起初沒有發覺。夜裏玉杵沒有了搗藥的聲音,因爲沒有東西來搗藥。 嫦娥驚覺後推動明月這巨大的輪子,下凡親自去尋找捕捉。她環繞大地、掀動江河、踏遍山嶽。蟾蜍和玉兔驚慌奔逃再也不見。 只留下這明月的痕跡在青色的石壁上,無論風雨都不能將其剝落。這個說法也十分奇異,我知道這並不精準。 萬物之間雖無情卻能相互感應,不管是幽微的事物還是高遠的天體。老蚌對着月亮,月亮便使它孕育出珠胎,海犀遙望着星星,星星之光便進入它的角中。 紅色的雲霞炙烤石頭能使其變成神奇的靈砂,白色的虹霓貫穿岩石能生出美麗的玉璞。這是西山上的石頭,長久以來被月光照耀。 歲月長久但其光芒沒有消散,於是有了這圓圓的月亮般的痕跡。清冷的光輝在淡淡的霧氣中散發,坐在對面看着它不再感嘆月亮的殘缺。 就算蛤蟆你有着醜惡的嘴臉,難道能把這清澈的光芒吞食使之消失嗎?玉川子如果還在世,見到一定喜歡得不得了。 這月亮痕跡雖然隱藏在石頭之中,但時常有神奇的光芒散發出來。土怪和山鬼都不敢靠近,光芒照射到它們會嚇得倒地,肝腦迸裂。 就如同君主的聖明,向下照耀萬物沒有什麼能夠隱藏形跡,光明美好千秋萬代都不會有虧缺或增益。

賞析

這首詩圍繞着歐陽修所得的石月屏展開豐富奇特的想象。開篇以日月的運行及對萬物生死的影響爲背景,引出石上留下月痕這一奇異現象,引發讀者好奇。接着詩中羅列多種對石上月痕成因的猜測,如月亮入石、蟾兔逃遁等,充滿奇幻色彩。之後用一系列自然感應的現象,像老蚌懷珠、海犀望星等作類比,解釋石頭因長久受月照而有月痕。詩中「寒輝籠籠出輕霧,坐對不復嗟殘缺」描繪出石上月痕清冷神祕又迷人的意境。後又以蛤蟆無法吞食清光、玉川子若見必喜等說法,側面烘托石月屏的獨特與珍貴。最後將石月屏的靈光與君上之明相聯繫,昇華了詩歌的主題,使詩歌不僅僅是對奇異石頭的描寫,更蘊含了對聖明政治的期盼。整首詩想象大膽,類比生動,意境奇幻且充滿文人浪漫色彩,展現了詩人豐富的創造力和深刻的思想內涵 。

蘇舜欽

蘇舜欽

蘇舜欽,北宋詞人,字子美,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曾祖時遷至開封(今屬河南)。曾任縣令、大理評事、集賢殿校理,監進奏院等職位。因支持范仲淹的慶曆革新,爲守舊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讓其屬官劾奏蘇舜欽,劾其在進奏院祭神時,用賣廢紙之錢宴請賓客。罷職閒居蘇州。後來復起爲湖州長史,但不久就病故了。與宋詩“開山祖師”梅堯臣合稱“蘇梅”。有《蘇學士文集》詩文集有《蘇舜欽集》16卷,《四部叢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蘇舜欽集》。 ► 221篇诗文

蘇舜欽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