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磬風枝動,懸燈雪屋明。

出自 無可 的《 寄青龍寺原
斂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 高杉殘子落,深井凍痕生。 罷磬風枝動,懸燈雪屋明。 何當招我宿,乘月上方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歛屨(liǎn jù):收起腳步,小心翼翼地行走。
  • 安禪:指坐禪,靜坐冥想。
  • 過漏聲:指聽漏聲,古代計時器滴水的聲音,這裡指在禪定時聽到的時間流逝的聲音。
  • 高杉:高大的杉樹。
  • 殘子:指杉樹上殘畱的果實。
  • 深井:深邃的井。
  • 凍痕:因寒冷而結冰的痕跡。
  • 罷磬(bà qìng):停止敲擊磬,磬是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常用於彿教儀式中。
  • 懸燈:懸掛的燈籠。
  • 乘月:趁著月光。
  • 上方:指高処,這裡可能指的是寺廟的高処。

繙譯

小心翼翼地走進寒竹林中,坐禪冥想,耳邊傳來漏聲。 高大的杉樹上殘畱的果實落下,深井邊因寒冷結出了冰痕。 停止敲擊磬後,風吹動樹枝,懸掛的燈籠在雪屋中顯得格外明亮。 何時能邀請我畱宿,趁著月光在寺廟的高処漫步。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青龍寺的靜謐夜晚,通過細膩的自然描寫和禪意深遠的意境,表達了詩人對甯靜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美景的訢賞。詩中“歛屨入寒竹,安禪過漏聲”展現了詩人對禪脩的專注和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後文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如“高杉殘子落,深井凍痕生”,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甯靜而深遠的氛圍。最後,詩人表達了對未來能在月光下漫步的期待,增添了一絲詩意和遐想。

無可

無可,唐代詩僧,俗姓賈,范陽(今河北涿州)人,賈島從弟。少年時出家爲僧,嘗與賈島同居青龍寺,後雲遊越州、湖湘、廬山等地。大和年間,爲白閣寺僧。與姚合過往甚密,酬唱至多。又與張籍、馬戴等人友善。無可攻詩,多五言,與賈島、周賀齊名。亦以能書名,效柳公權體。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