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題忠節祠次韻
漳江百里東北馳,瞰江突兀開新祠。
大書雄扁照日星,內有血染忠臣姿。
何物麼麼亂天紀,風塵澒洞須臾起。
低頭不作彥回生,嚼舌甘爲杲卿死。
義聲一日震九州,乾坤慘淡煙雲愁。
勁氣欲褫鬼蜮魄,赤手要截長河流。
紛紛共作餘生保,一死翻嗤公草草。
無水江中洗穢羞,有客祠前奠蘋藻。
伊誰筆如金石堅,狂歌爲我磨崖鐫。
頫首拜公淚迸泉,綱常招揭垂千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漳江:指福建省的漳州市和漳浦縣之間的漳江。
突兀:形容高聳突出。
雄扁:指雄壯的匾額。
彥廻:指忠臣的名字。
杲卿:指忠臣的名字。
乾坤:指天地。
鬼蜮魄:指邪魔鬼怪的精魄。
長河:指黃河。
公草草:指公墓。
蘋藻:指水草。
金石堅:形容文章堅實不可動搖。
磨崖鎸:在山崖上刻字。
綱常:指治國的大綱。
繙譯
在漳江百裡東北的地方,有一座突兀高聳的新祠。祠堂上懸掛著雄壯的匾額,映照著陽光和星辰,內部雕刻著忠臣的英姿,血染的故事。
何等事情打破了天地的秩序,風塵澒洞中突然興起。低頭思考,不如彥廻那樣忠臣的生平,舌頭咬破,甯願像杲卿那樣忠臣而死。
義氣的聲音震動了整個九州,天地間充滿了悲傷的菸雲。勁氣欲要剝奪邪魔的精魄,赤手要阻止黃河的流淌。
紛紛共同守護著餘生,一旦死去,卻衹能被草草埋葬。沒有水可以洗淨羞恥,有客人在祠堂前奠上水草。
誰能像金石一樣堅定不移地書寫文章,狂歌爲我刻在山崖上。頫首拜謁忠臣,眼淚如泉湧出,綱常招揭,傳承千年。
賞析
這首詩以忠節祠爲背景,表達了對忠臣的崇敬和對忠臣精神的贊頌。詩中描繪了祠堂的壯麗景象,以及忠臣們的英勇事跡,展現了他們爲國捐軀的決心和義氣。通過對忠臣的歌頌,詩人表達了對忠誠、正直、忠貞不渝的品質的推崇,同時也反映了對社會道德和價值觀的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忠臣精神的敬仰和對傳統美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