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歸隱圖爲王悅中賦
大隱與小隱,城市異山林。
豈徒貴隱跡,並得隱者心。
心跡既高尚,不受塵土侵。
若人抱姱節,早已抽華簪。
泉石閟幽趣,於焉事追尋。
霜鬆落疏影,暝鶴有遺音。
刈秫作美酒,適興成孤斟。
悠然任天性,手弄焦桐琴。
紫雲近接眼,晴空露微岑。
結廬何必廣,出處計已深。
吁嗟慕彭澤,高風古猶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隱跡(yǐn jì):隱居的地方。姱節(kuǎ jié):指女子的美好品質,這裏引申爲高尚的品德。焦桐(jiāo tóng):一種古代樂器,琴類。
翻譯
大隱與小隱,城市和山林是不同的地方。 並不僅僅是隱居的地方有價值,更重要的是心靈的寧靜。 心靈高尚,不受塵世之擾。 如果一個人懷有高尚的品德,早已摒棄了世俗的華美。 泉水和石頭相依相伴,在這裏追求幽深的趣味。 霜和松樹投下稀疏的影子,暮色中鶴鳴聲依稀可聞。 採摘稻穀釀成美酒,正逢興致,獨自斟酒。 悠然自得,順其自然,手指着焦桐琴。 紫色的雲彩近在眼前,晴朗的天空露珠微微閃爍。 建造小屋何必寬敞,隱居之所已經深思熟慮。 嘆息並嚮往彭澤,高尚的風氣古往今來依然存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隱居生活的美好和高尚品德的追求。通過對隱居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和內心境界的描繪,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人通過對泉石、霜鬆、鶴鳴等自然元素的描繪,表達了對清靜幽深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同時,詩中對高尚品德的讚美,體現了詩人對內心世界的重視,認爲心靈的高尚遠比物質的華美更爲重要。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展現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高尚品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