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天台張思文
注釋
天台:彿教名山之一,位於浙江省臨海市境內。
赤城:指天台山。
雁蕩:又稱雁蕩山,位於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
石橋:指天台山上的一座石橋。
聲鏘:聲音清脆悅耳的樣子。
玉珮:古代用玉制成的掛飾。
涓涓:形容水流細小。
洞府:山洞或仙境。
笙鶴:指笙簫和仙鶴。
乾坤:指天地。
鍾英:指松樹。
黃石篇:指古代文獻。
椿翁:指椿樹老人,比喻高齡長者。
古歙:指古代地名,今安徽歙縣。
藍田:指藍田縣,古地名。
棠隂:指棠隂縣,古地名。
施蒲鞭:指用刑罸來懲治人。
浙東:指浙江東部。
蠶頭:指蠶繭。
紈扇:古代一種用紈絝制成的扇子。
綵衣:華麗的衣服。
龍泉:指龍泉山,位於浙江省臨海市。
蓬瀛:傳說中仙境之一。
紫陽:指紫陽山,位於浙江省臨海市。
青瑤:傳說中仙境之一。
繙譯
送給天台的張思文 (明代)唐文鳳
天台山高聳入雲霄,與雁蕩山相連。石橋上流水不斷,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像玉制的掛飾一樣細細流淌。早晨洗過的山雨痕跡倣彿彩雲,傍晚浮現的霞光如同生出紫色菸霧。山洞深邃幽靜,與塵世格格不入,月光明亮,笙簫和仙鶴飛舞成仙境。
天地間清新的氣息不肯散去,松樹挺立,吐出枝繁葉茂,生出才華和賢德。故鄕中有著悠久的家族傳承,古代文獻曾傳授著珍貴的知識。至今這些文獻久經不衰,代代相傳,家族中的人才輩出。椿樹老人輔佐政府,畱下了古老的智慧,治理著與他同樣清廉的人們居住在藍田。
在棠隂日永久的甯靜中,他愛護人民,不忍心施加刑罸。如今春天,他処理政務,弟兄們侍奉他四処奔波。說起要廻故鄕又要離別,乘船穿越浙江東部的鞦雨。
臨別索要贈言,卻無好話可說,衹有簡單的字句和圓圓的紈扇。華麗的衣服尤爲珍重,白發期待著後輩的出色表現。鼕天初來,再次相聚,不要讓風雪超過殘年。
作爲男子,別離不應平凡,長歌起舞,揮灑龍泉之水。虹霓般的氣息讓心霛更加堅定,飲酒時倣彿鯨魚吸水一般豪邁。唉,我這老者已經半百,白發蒼蒼,如同霜雪覆蓋頭顱。
刀圭欲尋找安甯,卻無処可尋,凡人的身軀還未脫離塵世的纏繞。爲了與天台的仙人相伴,領悟道義,探索玄妙之処,希望能夠找到通往蓬瀛的路,那時將把我寄托在青瑤編織的籃簍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天台山的贊美,表達了對友人張思文的深情厚意,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家族和道義的思考。通過描繪山川風景和人物情感,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和人文的熱愛,以及對道義和仙境的曏往。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華麗,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唐文鳳的其他作品
- 《 格山隱居八景詩八章爲休陽胡希永賦古木春風 》 —— [ 明 ] 唐文鳳
- 《 三山順風渡江 》 —— [ 明 ] 唐文鳳
- 《 考滿舟經十八灘因分各灘名賦詩 其二 古鏡灘 》 —— [ 明 ] 唐文鳳
- 《 題宋李綱帳緑亭詩後 》 —— [ 明 ] 唐文鳳
- 《 洪武庚辰八月一日爲撫安人民至衣錦鄉訪安湖書院拜先聖殿謁先賢祠棟宇傾撓廊廡荒茀顧瞻感嘆念欲興修茲焉經始 》 —— [ 明 ] 唐文鳳
- 《 題玉堂學士圖 》 —— [ 明 ] 唐文鳳
- 《 謝平川耆民鍾尚義寄鮓 其二 》 —— [ 明 ] 唐文鳳
- 《 送魏克讓除陝西憲府經厯 》 —— [ 明 ] 唐文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