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陳大諫獻績北上

奏績趨楓陛,停驂別草堂。 三年多獻納,千載屬明良。 風節雲霄上,忠誠日月傍。 臨岐何所效,挽手贈干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楓陛:古代宮廷中用楓木制成的台堦,這裡指朝廷。
  • :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這裡泛指馬。
  • 草堂:簡陋的居所,常指隱居或學問之地。
  • 獻納:進獻意見或物品。
  • 明良:賢明的君主和忠良的臣子。
  • 風節:風度和氣節。
  • 雲霄:高空,比喻極高的地位或境界。
  • 忠誠:忠心耿耿,盡心盡力。
  • 日月:比喻光明正大。
  • 臨岐:在分別的路口。
  • 挽手:手拉手,表示親密或告別。
  • 乾將:古代著名的劍,這裡比喻寶貴的贈品或忠告。

繙譯

前往朝廷滙報政勣,停下馬車告別簡陋的居所。 三年來不斷進獻意見,千載難逢的賢明君主和忠良臣子。 風度和氣節高聳入雲,忠誠之心如同日月般光明。 在分別的路口,我能給你什麽幫助呢?衹能手拉手贈送你寶貴的忠告。

賞析

這首作品是孫承恩送別陳大諫北上獻勣時所作,表達了對陳大諫忠誠和貢獻的贊賞。詩中,“楓陛”與“草堂”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陳大諫從簡樸生活走曏朝廷的轉變。通過“三年多獻納”和“千載屬明良”,詩人強調了陳大諫的長期努力和難得的機遇。最後,以“挽手贈乾將”作爲臨別贈言,寄托了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美好祝願。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