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

扁舟謝逆浪,泊此梧江潯。 孤城倚山顛,下瞰江水深。 茲惟百粵衝,重鎮當喉襟。 轅門肅軍威,殺氣常蕭森。 重華不可吊,四野雲陰陰。 水井泉尚活,火山光已沉。 夕霧兼晨霏,瘴厲方侵淫。 交南此半途,行邁方自今。 極目天南陲,望望愁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扁舟(biǎn zhōu):扁舟指小船,這裏比喻作者的舟車勞頓,經歷坎坷。 梧江(wú jiāng):梧江是地名,指在梧州的江河。 百粵(yuè):指嶺南地區,即今天的廣東省。 重鎮(zhèn):指重要的城鎮。 轅門(yuán mén):指城門。 蕭森(xiāo sēn):形容寂靜而淒涼。 重華(huá):指重要的華夏之地。 雲陰陰(yīn yīn):雲層密佈的樣子。 瘴厲(zhàng lì):指瘴氣瀰漫,環境惡劣。

翻譯

小舟感謝逆流的阻擋,停泊在梧江之濱。孤城依偎在山巔,俯瞰江水深邃。這裏正是百粵之地,重要的城鎮位於要衝之處。城門處肅立着軍威,殺氣常常縈繞。重要的華夏之地已不再被悼念,四周雲層密佈。水井依然清泉潺潺,火山的光芒已黯淡。夕霧與晨霏交織,瘴氣瀰漫侵襲。前往南方途中,行走的腳步已是當下。眺望遠方的天南之陲,望盡皆是憂愁之人心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蒼梧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描繪,展現出一種淒涼、蕭瑟的氛圍。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扁舟、孤城、水井、火山等,使整首詩充滿了離奇、神祕的色彩。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當地環境的感受,同時也反映了內心的憂愁和孤寂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慨。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