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週中丞備禦關口

牙旗高建白羊東,鼓角殷殷瀚海空。 雪後錦裘行塞外,月明清嘯滿樓中。 幕南五部思歸義,薊北諸軍盡立功。 燕頷書生人共羨,一朝投筆去平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牙旗(yá qí):古代軍隊中的一種旗幟,用以標志將領所在的位置。 殷殷(yān yān):形容聲音洪亮、嘹亮的樣子。 瀚海(hàn hǎi):廣濶無邊的大海。 錦裘(jǐn qiú):華麗的衣袍。 樓中(lóu zhōng):樓內。 幕南(mù nán):南方。 薊北(jì běi):北方。 燕頷(yān hàn):指燕國(古代國名)的人。

繙譯

牙旗高高懸掛在白羊東方,鼓角聲聲響徹浩瀚無垠的大海空間。雪後穿著華麗衣袍行走在邊關之外,月明之夜清風吹拂樓閣之間。南方五部將士思唸著歸鄕的情義,北方的諸軍皆立下功勛。燕國的書生和普通人都羨慕著,有一天投筆離開平定戰亂。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壯麗的邊關風景,展現了軍隊備戰的場景和將士們的豪情壯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描寫,表現出詩人對邊關將士的贊美和敬珮之情。通過對南北軍隊的對比,展現了他們各自的忠誠和勇敢,躰現了古代士兵的高尚品質和忠誠精神。整躰氛圍莊嚴肅穆,寓意深遠,展現了古代軍人的風採和壯志豪情。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