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洲

洪洲如纜系洪都,浮筏成形壯地圖。 山接崆峒連兩廣,江通彭蠡入三吳。 水寒秋井潛蛟伏,波暖晴沙去雁呼。 寶劍騰空何處覓,中流石柱倚雲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洪洲(hóng zhōu):地名,古代地名,今湖南省嶽陽市洪洲區。 纜(lǎn):系住,拴住。 浮筏(fú fá):漂浮的木筏。 壯(zhuàng):壯麗。 崆峒(kōng táng):山名,位於陝西省渭南市。 彭蠡(péng lǐ):地名,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湖州市。 蛟(jiāo):傳說中的一種水族,形似龍。 晴沙(qíng shā):晴朗的沙灘。 寶劍(bǎo jiàn):傳說中的神劍。 石柱(shí zhù):石頭做成的柱子。

繙譯

洪洲如同系住洪都的纜繩,漂浮的木筏搆成了壯麗的地圖。 山脈連接著崆峒,江河貫穿著彭蠡通曏三吳。 水在寒冷的鞦天井中,潛藏著蛟龍,波浪在煖和的晴天沙灘上,呼喚著飛翔的雁群。 神秘的寶劍在何処飛舞,石柱獨自依雲聳立在江中。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洪洲的壯麗景色,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洪洲的獨特感悟。洪洲被描繪成一幅壯美的畫卷,山川江河交織在一起,水中隱藏著神秘的生物,波浪聲中傳來雁群的呼喚,寶劍和石柱更增添了一種神秘色彩。整首詩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洪洲的景色的獨特理解和感悟。

唐文鳳

明徽州府歙縣人,字子儀,號夢鶴。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學擅名。永樂中,以薦授興國縣知縣,著有政績。改趙王府紀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岡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