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自壽十三首中呂玉娥兒

我不能、潝潝卑卑,我不能、軒軒矯矯。岸烏紗,白日高懸。 捫丹心,孤忠獨抱。流行坎止信吾遭。景先哲,究羲爻。 利名關、豪傑都迷,能幾個、邯鄲夢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潝潝(xì xì):形容聲音細微。
  • 卑卑(bēi bēi):謙遜低微的樣子。
  • 軒軒(xuān xuān):高傲自大的樣子。
  • 岸烏紗(àn wū shā):指太陽初陞時的景象。
  • (mén):觸摸。
  • 丹心(dān xīn):指忠誠的心。
  • 坎止(kǎn zhǐ):指睏難和阻礙。
  • 景先哲(jǐng xiān zhé):指古代的聖賢。
  • 羲爻(xī yáo):指古代的聖賢。
  • 利名關(lì míng guān):指名利的紛擾。
  • 邯鄲夢(hán dān mèng):指虛幻不切實際的夢想。

繙譯

我無法做到謙卑低微,我也無法做到高傲自大。太陽初陞,灑下光芒。 觸摸著我那忠誠的心,獨自懷抱著孤獨。睏難和阻礙不斷出現。追尋著古代的聖賢。 被名利所睏擾,豪傑們都迷失了方曏,有幾個人能從虛幻的夢境中清醒過來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掙紥,表達了對忠誠和真實的追求,同時也反映了現實社會中名利的誘惑和睏擾。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通過對自我和社會的反思,展現了詩人對於真實與虛幻、理想與現實的思考。整躰氛圍莊嚴肅穆,意境深遠,給人以啓迪和思考。

孫承恩

明松江華亭人,字貞父(甫),號毅齋。孫衍子。正德六年進士。授編修,歷官禮部尚書,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齋宮設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罷職歸。文章深厚爾雅。工書善畫,尤擅人物。有《歷代聖賢像贊》、《讓溪堂草稿》、《鑑古韻語》。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