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思節以集中無名作詩見貽二首其一

學道頻年慕屢空,支離猶墮語言中。 不是班生表人物,徙然楊子戲雕蟲。 書字書名吾豈敢,得皮得髓子應同。 他年郊畤傳中說,倘借名卿孰過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支離(zhī lí):形容言語或文章零散、不連貫。
  • 班生(bān shēng):指古代文學家班固。
  • 楊子(yáng zǐ):指古代文學家楊雄。
  • 郊畤(jiāo zhì):古代祭祀時的場所。

繙譯

學道多年,一直曏往卻空有所得,言語間仍然零散不成章法。竝非班固那樣的文學家表現人物,卻像楊雄那樣戯弄微不足道的事物。書寫文字、起名字,我豈敢自居高人,衹是表達內心真實。待到他年祭祀之時,傳頌之人或許會說,如果以名望論,誰勝過誰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文學創作的態度和期許。詩人自謙地表示自己不敢自居高人,不以名望自居,衹是真實地表達內心。通過對班固和楊雄的對比,詩人展現了自己對文學的理解和追求,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被後人傳頌。整首詩簡潔明了,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文學創作的謙遜和期待。

唐順之

唐順之

明常州府武進人,字應德,一字義修,稱荊川先生。嘉靖八年會試第一。曾協助總督胡宗憲討倭寇,謂禦敵上策,當截之海外,縱使登陸,則內地受禍。曾親率舟師,邀敵於長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戶鏜、劉顯赴援,親躍馬布陣,持刀直前。以功升右僉都御史、鳳陽巡撫。學問廣博,通曉天文、數學、兵法、樂律等,兼擅武藝,提倡唐宋散文,與王慎中、茅坤、歸有光等被稱爲“唐宋派”。有《荊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